第831章賞功(為develhunter加更)
所以十六位大將軍,其中十四個都是新晉之人,尉遲恭,步群,張倫等人,皆晉為大將軍,后補的六位,則以李靖,王智辯為首,其余尉遲偕,趙世勛,徐世績,張士貴則晉將軍位,暫掌六個衛(wèi)府。
這些人除了李靖,王智辯外,都是一連串戰(zhàn)事當中立功之人,開國功大,尤重軍功,在這個上面體現(xiàn)的非常明確。
也就是說,十六個衛(wèi)府中,只留下了左監(jiān)門大將軍龐玉,以及右屯衛(wèi)大將軍竇琮兩個人,為什么剩下這兩位,因素很多。
重要的幾個原因是,有人力保,再有就是他們是實領衛(wèi)府,并無兼職的那種,其余衛(wèi)府大將軍幾乎都有兼任的職務。
就像是左驍衛(wèi)大將軍就是長孫順德,可他還兼任陜東道行臺兵部尚書,回京之后又被李淵委為中書侍郎。
所以李破毫不猶豫的將這些人的軍權都給剝除了下來,只剩下龐玉和竇琮幸免于難,而其中另外一個原因就比較尷尬了,主要是沒人可用了。
你瞧瞧,李靖這位老丈人都拿來湊數(shù)了,其余他的親軍統(tǒng)領們也紛紛上位,即便功勛卓著,卻還不能立即勝任大將軍位,不然的話,其他的大將軍們一定會有所不滿。
尤其是像張士貴這樣的新降之人,連續(xù)立下戰(zhàn)功之后,卻還是離著大將軍位差上好多。
換句話說,晉軍征戰(zhàn)多年,如今每一位順利晉升為大將軍的人身上,都有無數(shù)功勛在閃閃發(fā)光,而在資歷上,他們也當仁不讓。
在他們的映襯之下,其他幾個就顯得過于單薄了,而那些關西貴族們,和他們相比除了家世官爵之外,其他皆是黯然失色。
再加上龐玉沒有什么根基,李破接見他的時候,效忠之意頗切,竇琮乃李淵舊人,還屬于核心人物那種,但為人頗為跋扈,人緣很差,于是以為安撫李淵舊臣之用。
其他的衛(wèi)府將軍就封了二十余位,羅士信為親衛(wèi)大都督,領皇宮宿衛(wèi)之責,劉敬升遙領備身府將軍,阿史那大奈,阿史那吉乎領左右親領軍。
文官這邊封賞也極為豐厚,晉陽舊臣們皆加官一級,如六部尚書,中書,門下的重臣們,一般都要加個光祿大夫,大學士之類虛銜,和將軍一樣,各個都有實封食邑。
還有長安中的華屋美宅也來分一下,別都空著,多浪費啊。
至于俸祿上,李破小氣了一下,沒怎么賞賜,同時宣告眾人,大家最好勒緊了褲腰帶,熬上一段時間,等天下太平了,再來過好日子。
這個也沒什么人反對,李破還想著把一些李淵舊臣們俸祿降一降,大家平衡一下嘛,當然這個得好好商量一下,找些像模像樣的理由出來。
然后就是滿天亂飛的爵位了,在這個上面,很多人都失去了期待,滿長安國公郡公,縣公無數(shù),侯爵拿出來都沒臉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