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來使(一)
若形勢有變,盡可便宜行事,比如說柴紹聯合張鎮州率軍主動出擊,來攻益州,那正是求之不得之事,自然要做過一場,根本不需請命。
對于張倫和李靖的組合,其實軍事上完全可以放手,兩人能夠通力協作,這世上能戰勝他們的人恐怕不多,就怕李靖和張倫鬧了別扭
這有沒有可能發生?幾率不高,可卻不是不可能,李破很想把他們當中的一個給調回來,想想卻也只能作罷。
此時調離他們其中任何一人,都將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也許會讓軍中出現怨恨的聲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而駐扎在弘農,正枕戈待旦,亟待立功的步群等人也不會愿意有人突然出現,并跟他們搶功。
地盤越來越大,臣子們的派系越來越多,也就需要想的越來越周全,和當年那種手下一支大軍,明令禁止的情形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當然了,這也只是一種擔憂,并沒有什么跡象表明張倫和李靖有何隔閡,也沒有上演爭功的戲碼,反而是他們在蜀中配合的很不錯。
另外就是在京兆過了一冬的各部軍旅皆已完成整編,除了薛萬鈞領三千人去靈州上任外,其余陸續開拔去潼關待命。
后又詔右屯衛大將軍竇琮為陜州剿撫大使,巡行于關西諸郡,剿除匪患,逆臣,順便為設立折沖府之事做些準備。
其兄竇軌也已傷愈,正找著門路想要重新給新皇效力,于是也被召回朝廷,與兵部侍郎王慶一道,為駐扎于弘農,潼關的大軍督運糧草。
再晉鴻臚寺卿唐儉繼薛萬鈞之后接任兵部侍郎,主持設立折沖府之各項事宜。
李淵舊臣們紛紛被啟用,讓很多人都松了口氣,尤其是像扶風竇氏這樣的家族,沒能娶到長公主,讓他們頗為失望,如今也才覺著新皇還是很照顧老鄉的,雖然竇琮的扶風郡公被削了,也沒什么好可惜的,畢竟那是皇帝的老家,肯定不能封給外人嘛。
三月初,李破發明詔于治下各郡縣,詔令各地太守加緊上報田土,戶籍等事,并保證各郡春耕諸事。
這是李破的一貫風格,不管軍事上有多少事需要準備,春耕秋收在他這里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勸農使們則紛紛從長安出發,去往各地方督促農耕,也就是時局還不穩當,不然李破還想著興修一些水利,或是修修前朝留下來的渠道什么的。
這些事需要征發一些民役,李破覺著此時不太合適,于是作罷。
值得一提的是,二月末尾的時候,突厥可汗阿史那楊環的使者經馬邑來到了長安,來的還是李破的老朋友阿史那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