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述職(四)
百姓尚且如此,梁國舊臣對其那就更是痛恨無比,弒主之人在當世就是這么個待遇,不管之前發生了什么,最后都是你的錯。
宇文化及兄弟就是前車之鑒,不但身首異處,而且還會遺臭萬年。
本來李靖還打算讓周法明留在江陵幫他治理地方,可最后還是讓他隨王澤等人一道去了江都,原因就在于周法明在江陵待不下去了。
那會張亮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給李靖的印象十分深刻。
好像皇帝的舊部都有這樣的特質,勇于任事,忠心可嘉,尉遲恭,宇文鑊,張倫等人都是如此。
這說明君王信任他們,他們同樣信任君王,沒有什么后顧之憂,臣下們定然也就不畏艱難,勇猛精進。
……………………
張亮的回答不出他的意料之外,只是夾雜了些私貨,俺曾經在皇后座下奔走效勞,都不是外人,您可悠著點。
武士彟羨慕的看了一眼張亮,不再說話,心里卻道,當年若是再沉住氣一些,不去攀附李淵,他現在應該不比張亮差……
李靖點了點頭,對張亮觀感稍改,畢竟是女兒用過的人,那真還就不是外人,只是他也沒說是什么事,舉杯道:“德正既然不急著回京,那就多留幾日,來,我今日便借花獻佛,給兩位接風洗塵。”
兩人舉杯同飲,方才已經喝了不少,但滋味上卻遠不如此時濃烈。
飲了一杯,咂摸一下滋味,李靖笑道:“武侍郎府上的美酒果然別具一格,滋味細軟綿長,就是不如長安的酒濃烈,咱們都是北人,你們喝的慣嗎?”
一句話讓席間其他三人都笑了起來,武士彟道:“都說北人好飲,俺來了江陵才知道,南人其實也不差,只是他們喜歡喝慢酒,酒意漸漸上來,才好揮毫潑墨。
若是喝的酒太烈,醉的太快,可沒時間讓他們想詞。”
幾個人不由哈哈大笑,這真是個妙人……卻也不算瞎說,有那么,有那么點道理在的,其實不論南北,飲酒都圖個高興,另外就是御寒的問題,所以北方人飲酒才越烈越好,久而久之也就成了習慣。
只是席間的人都是北方人,而且這場戰爭他們是勝利者,說出來的話自然也就有貶損南人之意。
李大亮也來湊趣,“北人昂揚,酒后喜歡仗劍高歌,指天罵地,南人多文理通達之士,醉后寫下詩詞,悲春傷秋,譏古諷今,其實德性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