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勸諫
對于大唐的臣下們來說,已無開國之功可立,但話說回來了,后來人可能不這么以為,驅逐吐蕃,攻拔突厥,甚至于他預計中的和高句麗的戰爭都可以算進大唐開國之功里面去。
只是當下實際情況就是如此了,諸侯已滅,大唐統有天下,開國之功就此也就結束了。
李破想了想道:“那依卿之見,該怎么就此事宣之于眾人?難道是想讓朕大肆犒賞眾人,以為終了?”
封德彝不出意外的搖頭道:“那樣一來難免有無功而受重賞之嫌,而且功臣眾多,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到時定要惹人心懷怨言,豈不事與愿違?
臣以為朝廷應該做兩件事,以記開國之事。
一來明年臣請至尊率群臣祭祀天下,以昭天下臣民太平已至,臣知道至尊一直以楊廣為鑒,不愿勞動臣民,靡費國用,所以屢拒此類之議。
便如今年秋狩,臣等都愿與至尊同歡,共慶四海歸一之盛舉,可至尊最終還是駁回此議,臣等也知至尊眼見天下初定,諸事繁冗,不想耽于玩樂,示臣民以浪蕩,遂也拒之。
然此舉并非只為射獵玩樂而已,也能昭示眾人天下已定,君臣皆可共赴盛強,更可借此激勵臣民之心。
而且此乃歷代君王昭顯尚武之舉,期間選拔俊秀,與臣下同樂等皆乃細枝末節,想那突厥屢屢會盟諸部,期間走馬射雕,也不就是想示人以強,彰顯國本嗎?
難道至尊掃平天下,武功如此之盛,卻要示人以弱,讓眾人忘了至尊親臨戰陣,身披刀矢之勇烈不成?”
泥馬……李破當即在心里粗俗的咒罵了一聲。
他這些年少有鋪張之舉,還不是為了能省則省,讓大家趕緊過上能吃飽肚皮的好日子,他回想起來,常常都以自己的克制為傲,對比之人也就不用說了,肯定是楊廣無疑。
那廝大手大腳,崽賣爺田不心疼的做派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最終確實也敗光了家業,實在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可他引以為傲的地方怎么到了這廝嘴里就變了味呢?
他瞅向封德彝的目光漸漸兇了起來,封德彝抬頭瞧了瞧趕緊低下了頭,心中不免惴惴,他娘的俺第一次正式的勸諫君王難道就要壞事?
這廝心生恐懼之余不由暗暗念叨,封倫啊封倫你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你是侍中,可不是中書的蕭時文,多的什么嘴呢?
這廝性情就是如此,錚諫之名與其無緣,這次難得說了這么多的逆耳之言,還沒等怎么樣呢,就已經后悔的不行。
只是下一刻,李破的怒氣便已消融,封德彝的話聽著不順耳,但話語之中邏輯清晰,而且說的很有些道理,捋上一遍,其中也未夾有私貨,所以他能夠容忍下來并琢磨一番。
他最討厭的其實就是臣下們出于什么這樣那樣的私心而來瞞哄于他,當了皇帝之后,這樣的事情一日比一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