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商討(三)
定襄郡作為兩國共管,邊易之所在,商人盡可通行無阻,咱們可以在大利城駐兵,共同收取商稅。
至于五原郡和榆林,還有靈州等處,我會約束西方諸部,讓他們盡量不去打擾,但大唐不能再在榆林設下馬場,不如放養些牛羊,大家都平和一些,你看這樣可好?”
兩國的邊界問題就這樣輕飄飄的在阿史那楊環口中一一道來,有條有理,顯然琢磨了不是一天了。
李破在心里嘆息了一聲,榆林馬場啊,那可是前隋三大牧場之一,而且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可以從那里出兵直接威脅到突厥王庭。
前隋的三大牧馬之地,選擇的都非常有講究,都是應對外敵的戰略要地。
如今卻只剩下了一個馬邑牧場還在運作,其他兩處失守的失守,廢棄的廢棄,楊廣真是造孽不輕。
&nbssp; 還好頂住了吐蕃人的進攻,涼州馬場還握在大唐手中,不然的話,日子久了,大家以后怕是只能靠兩條腿走路了。
定襄郡作為和突厥最為重要的一處戰略緩沖,前隋時其實就是這個現狀,只不過那時前隋盛強,大利城沒有突厥人駐軍罷了,倒是勉強可以接受。
他也沒指望能靠著嘴皮子從突厥人手里把定襄郡要回來。
聽對方的話音,營州那邊倒是很有希望恢復過來,突厥人如果平定了阿史那多聞之亂,遼東恐怕就會成為突厥人的地盤,那么大唐必然要爭取營州作為緩沖之地。
阿史那楊環的意思就是針對于此,另外她還要看看會盟的效果,才會決定要不要歸還營州諸郡給大唐。
李破在心里梳理了一遍,沒吃虧,也沒占到太多的便宜。
這讓他有些難受,卻又不得不接受下來,他非常明白,此次會盟到此算是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他之前并不很看重此次會盟的結果,但跟阿史那楊環接觸之后,他發覺會盟對于兩國來說,絕對不止是虛與委蛇或者是權宜之計那么簡單。
他對兩國的關系,甚至于將來的那些構想,戰略隨之發生了動搖和變化,因為他發現阿史那楊環對會盟的誠意比他預想的要高的多,也要看重的多,絕不是專門來跟他認親的,甚或是提出一大堆的條件,想靠著突厥的實力來跟大唐說話。
沉吟良久,分析利弊,李破再不猶豫,重重點頭道:“可汗所言,甚合吾意,兩國若能就此平等相待,善莫大焉。
我在這里也跟姑母說一聲,西域向為兩國之人所熱衷,姑母若有意為之,我愿意極力助姑母成事,唯求天竺一地,姑母可愿予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