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出游
說到sp;說到這里他想了想又道:“李客師的孩兒不合適,元朗又生了兩個小崽子,讓那邊把人送過來吧。”
李碧哼哼唧唧很不如意的答應(yīng)了下來,多好的事情,丈夫竟然不同意,她也只能作罷。
………………
兩個人從李府出來,徑自率人出南城,去長安書院瞧了瞧,又轉(zhuǎn)去長安海事學(xué)院。
途中李破就問,“你監(jiān)國數(shù)月,長安書院怎么改想清楚沒有?拖拖拉拉的,這可不像你啊。”
李碧道:“長安書院事關(guān)重大,又是夫君親手所建,總得容我好好想想,現(xiàn)在倒是能跟夫君說一說了。
先秦諸子百家之學(xué),如今以儒家為重,仁義禮智,為眾人所尊崇,有人說還可加一個勇字,我覺得讀書人應(yīng)該好好學(xué)學(xué),治國安邦確實用的上。
其他雜學(xué)不妨也加入進來,諸如術(shù)數(shù),商事,匠工等等,夫君也常說,讀書人張口子曰,閉口詩云,好泛泛空言,卻不通實務(wù),只能拿郡縣百姓來練手,實在不像樣子。
我覺得在書院中教上一些,或能稍補所失?”
李破先琢磨了一下仁義禮智勇,他娘的不是仁義禮智信嗎?果然民風(fēng)彪悍,和后來的讀書人很不一樣。
“這么想就對了,書院教出來的不能是些林下之賢,忠君愛民為先,實務(wù)次之,做官的本事要放在最后。
我曾聽人說過,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話聽著有道理,可讀書為的什么?就為了做官嗎?所以比其他各行各業(yè)都要高上一品?
朕怎么也得讓讀書人改改這毛病,只有讓各行各業(yè)都有明理懂法之人,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富庶起來。
你看農(nóng)人耕種,犁具從上古時的手腳挖刨到現(xiàn)在,改變了多少?農(nóng)人自己想辦法太慢,要是換了郫國公,不定現(xiàn)在犁具都自己動起來了。”
聽丈夫嘮嘮叨叨,說到了郫國公何稠身上,想象了一下何老頭在田間辛苦耕作的景象,李碧不由笑了起來。
李破看了看她,“你還真別笑,讀書人見識廣,心思也足夠靈巧,做什么都要比沒讀過書本的人好上許多。
再比如這長安書院建成之初,我讓人把觀文殿中的書冊都挪過來,一些珍貴書籍,圖冊都是抄本。
你知道其中花費了多少人力?我之前聽說江都那邊有人把木工的拓印之法用到了摹本之上,用木拓之法制成模具,便可以大量的印出抄本,勝人力百倍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