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尋事
想要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拉幫結派,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啊
褚遂良為官資歷已經很豐富了,心眼也多,覺著既然有了元仕明的保舉,現在最好不要三心二意,和門下省的同僚以及上官就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離著年關越來越近,因為前方傳來捷報,皇帝準備在年前大宴群臣,慶賀一下,門下省又忙了幾天。
等閑下來的時候,已是十一月末尾,褚遂良手頭上也沒了什么公務,瞅著輪空的工夫準備去元令尹府上拜會一下,同時奉上年禮。
頭天先派人送去拜帖,有了回信,第二日午后便帶著幾個仆從,攜帶禮物往皇城內的元府而去。
天冷的厲害,街上的行人不多。
可攻打高句麗的捷報已經在城中傳開,人們好像提前過上了上元節,大街小巷都透著一股喜氣。
人們來來往往,精氣神瞅著也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以前長安即便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可關西人的粗野彪悍還是表現的很明顯,有了什么爭執,能動手的時候絕不吵吵。
如今和顏悅色的人多了起來,民風有所改變?不見得,只不過是大家心情比較好而已。
褚遂良騎著馬,帶著幾個隨從溜達進了皇城。
現在皇城里和前隋已經越來越像了,住著的全都是高門大戶,就像是朝中一些人私下說的那般。
東邊是成國夫人府,西邊是吳王府,執皇城之牛耳,據說這兩家住進來的最早,選的地方也很有意思,中間夾著的則是后來陸續遷過來的皇親國戚。
因為時間還短,一些府邸還空著,只是人氣上和李淵在時已經不差什么了。
另外就是皇帝很“和善”,沒有李淵時那么多的黨爭,今天這家失了寵,明日里那家破了門,大家一開口就是秦王怎么樣,太子如何如何,即便是皇親國戚,也都戰戰兢兢,時有朝不保夕之感。
那時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鬧的太過熱鬧,皇城之中的氛圍就很緊張,這些褚遂良都深有體會。
現在皇城中就很祥和,從皇城的城門向北望去,太極宮巍然而立,用佛道之流的話來說估計就是上面的皇家氣運蒸騰而起,令人不敢直視。
元朗的府邸在皇城西側,褚遂良不是第一次去了,稱得上熟門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