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宮中
朝中為官資歷足夠,也有才能的人其實不少,但李破琢磨一圈,都被他排除在外了,決定這次要在外面的人里面選拔。
一個尚書之位,足以酬答有功之臣。
一個個名字在李破心里略過,揚州總管王澤,靈州總管薛萬均,涼州總管范文進,梁州總管李武,還有夔州總管宇文鑊,幽州總管宇文歆,代州總管屈突通,并州總管王慶……
這些都是有功之臣,大部分也都是當年的晉陽舊人,是有著從龍之功在身的。
他們也都是凌煙閣上客,功勞非小。
大唐立國之后,這些人分布于各處,為李破掌管著江山社稷,只要他們在,李破的皇位就四平八穩,誰也別想動搖半分。
近兩年李破雖然有意將人都陸續調回來,但怎么安置他還沒想好,所以估計要再等上幾年。
等什么,自然和之前不一樣,之前是因為李破需要心腹們到各處執掌大權,來為自己的統治鞏固基礎。
現在則不一樣,得等朝廷出缺,不然大家回來沒法安置,功臣們總是面臨這樣的問題,倒也不算稀奇,功高不賞這事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皇帝在面對一大堆滿身功勛的功臣們的時候,總是會頭疼的,李破也不例外。
只不過區別在于,他的年紀決定了不用擔心自己的兒孫們壓不住,這些功臣良將能活過他的估計沒幾個,不用采取什么斷然手段,來為兒孫們鋪路。
像裴世清請辭,這就是熬走了一位,不就能安排一下心腹了嗎?這其實也是他不想從朝中選人繼任吏部尚書的原因之一。
只是人選有點多,還得跟臣下們商量一下才成。
…………
而和封德彝病歿在任上不同,裴世清是迫不得已半路歸降,平時見的也少,遠不如封德彝來的親近,又是辭官告老,李破也就不覺得什么,只當是官員的正常新陳代謝罷了。
臨近清寧宮,出現的人多了起來。
多數都是知道了皇帝入宮,派人過來打探一下,皇帝要宿在何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