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迎接
…………
范文進一行沿著渭水一路向東,路過漢長安的時候,京兆尹元朗還率京兆官員把范文進迎進城中待了兩天。
元朗親自陪著范文進和周俊兩人游覽了一下長安故城,期間還得瑟的跟人家說,這里今年就要動一動了,要看原汁原味的漢長安就在當下,過上個一兩年,這里也許就變了模樣。
范文進就問,這是為何?難道陛下想要重修漢時故宮禁苑,以供享用嗎?
這是范文進苦日子過慣了,聽不得修建宮室之類的話語,才會有此一問,當然了,李軌修建的玉女臺也讓他印象非常深刻。
那座高的和跟棍子一樣的建筑,幾乎耗盡了西北最后一點人力物力,引得大家怨聲載道,梁碩也因此而死。
和楊廣修建洛陽城,開鑿運河之類的工程有著相似之處,只不過楊廣建造的東西還有用處,李軌就純屬是昏了頭,追求的也是個長生不老,成仙成佛,沒有一點格調可言。
元朗沒怎么在意,周俊卻皺了皺眉頭,想法和范文進卻是差不多,重修漢長安,那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如今管著這里的還是皇帝的妻弟元仕明,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回去之后得跟溫仆射等人報上一報,若能一力阻之,善莫大焉啊。
這就是唐初的官員們,很多人都有著很強的道德感,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
自古以來,乃至于以后,官員們都是不能缺少這些東西的,一旦官員們失去了這些潛在的約束,只靠律法的話,就會形成大批庸碌,無所事事,只知道占著官位不去的庸官。
還有一些就只知道爭權奪利的家伙,那就更為糟糕。
于是整個官僚體系便會呈現出僵化,無能,反應遲鈍,混亂等等特征,而且缺少糾偏能力,然后……王朝便會慢慢進入衰亡期。
…………
不過元朗的回答卻是不存在任何問題,他把自己和蘇世長等人商量的對漢長安未來的規劃搬了出來。
其實這些事情大致商量好了,按照習慣,他還得去問問房玄齡啊,徐世績啊,甚或是身在洛陽的魏征等魏征等人的意見。
吃過大虧的人,每逢大事都會三思而行,他知道自己不太成,便會去問那些他眼中的大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