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1章辦法
河東裴氏和洛陽裴氏分家多少年了,不過大家一直還有聯系,天下間一筆寫不出兩個裴字嘛。
他投唐之后能去雁門領兵,還是受了伯父裴世清的保舉,如今裴世清卸任回鄉,洛陽裴氏也早已只剩了小貓兩三只,除了被送回去的幼弟裴行儉。
他們這一枝洛陽裴氏的嫡枝血脈,就留下了這么點骨血,日后托庇于河東裴氏是題中應有之義。
當世的家族也都是這么過來的,在外開枝散葉的族人遭了難,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投靠祖籍那邊的族人。
所以說洛陽裴氏和河東裴氏合流氏合流,已是近在眼前,他這個沒滋沒味的家主,也該去祖籍給裴氏的列祖列宗上炷香了。
當然了,這也是出于對自己仕途的考慮……
…………
此時營帳之中,房玄齡在說話,“可既然陛下問起,臣不能不答。
臣只想說,朝中早有決議,助突厥王庭重回西域,取聚其國,散其力之意。
臣聽說統葉護可汗即位以來,仁慈寬厚,頗受愛戴,對大唐也甚為友善,并無不敬之舉,然國之大事,不循私情。
統葉護可汗,將死之人爾,不必掛懷。
至于武侍郎所言之余地,呵呵,臣聽說阿史那泥孰在長安居住已有數載,樂不思蜀矣,其弟阿史那同俄,為大唐率軍攻吐蕃,有戰功在身。
此皆達頭可汗之子孫,今為大唐之鷹犬也,比之統葉護可汗等人,馴順良多,若西域有事,盡可遣這兄弟二人前往。
再者,貴妃也是西突厥王女,將來大唐染指西域,亦師出有名,何慮西域沒有大唐插針之處?”
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可房玄齡的意思很明顯,他是贊同侯君集的,武士彟用商人的眼光來看待國家大事,即便提議比較新穎,可和房玄齡,侯君集相比卻是有了不小的差距。
商人主張個和氣生財,萬不得已用不到刀槍,政客和將軍們就不一樣了,他們眼中的利益和商人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二比一,武士彟縮起了腦袋,他看不上侯君集,可房玄齡的為人和才能卻是他卻向來所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