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勸諫
何稠端起茶來飲了一口,才道:“臣在晉地觀至尊治政,有條不紊,輕重緩急分的也極為清楚,此乃明君之像也。
如今戰亂方止,休養生息為要,犁具雖小,卻乃先發之音,追根揭底,此非臣之功也,至尊能用臣而不疑,許臣以將來,臣自然便愿為至尊效力。
所以以臣看來,要治平天下,任用賢才應為當務之急,人才匯聚,便氣運加身,人才離散,諸事皆廢,此亡國之照也。
比如犁具,區區小事,何勞至尊親臨咨問?徒耗精力……君王之明,不在此處。
如今至尊諸事纏身,欲鼎舊革新,朝野內外沸沸揚揚,頗有急躁之意,臣以為不應如此……
朝中賢才眾多,外間將領皆乃身經百戰之輩,政軍兩事,皆有所托,輕重緩急之間當有分別,不能諸事并行,不然易生亂局。
前隋之亂,便是前車之鑒,治平天下不能樣樣皆求……
在臣看來,科舉之制當先于諸事,賞納賢才,考據眾官,此為國朝大計,做的好了便能收天下之權歸于中央,然要慎行之,想以文皇帝之雄才偉略,亦有挫敗,至尊在此事之上定要小心。
之后便乃律法,律法定人行止,所有官員任用,晉升貶黜,軍制,田畝之制,稅賦,禮制等等,皆可歸于其中。
至尊統有天下,有些事讓臣下們去做便也是了,何必事必躬親……近來聽聞太極殿中,唇槍舌劍,聲音大的都傳到老臣府中了,如此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李破驚了驚,沉思良久,若有所悟。
他在漢王位上,就覺得諸事繁重,想要讓臣下們分擔一些,后來攻伐諸侯,軍務纏身,便把這些念頭拋諸于身后了。
現在到了長安,天下也平定了下來,諸事好像一直很是順遂,可他多久沒有出宮游玩過了,別說這個,他到內廷的次數也已變得屈指可數,連李三娘那里都沒來得及去瞧瞧,人家可是有孕在身好幾個月了。
這么下去,當了皇帝又有什么滋味呢?嗯,他腦海中開始跑起了火車……
搖頭失笑間,嘆息道:“這么說來,朕這個皇帝當的好像有些不稱職?”
 p; 何稠的言語中多有指摘之言,此時見他連怒色都沒有一點,心里也是暗自贊嘆,這位天子只一個度量,便足以與文皇帝相較。
皇帝做的不是不稱職,而是稱職的有點過了頭,讓臣下們過于依賴而已,這樣的特質,也許只有開國之君才能擁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