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算賬
陳孝意還無法做到心如止水,更無法像姜尚一樣,七老八十還在等待明主的賞識。
他現在既憂心于國事,卻又有著力不從心之感,正是退休老干部的狀態,有很多事都放不下,卻不得不放下。
以他這種心態,很難跟何稠較量。
………………
“陛下還是要小心一些,不管怎么說,突厥可汗都出身隋室,大唐代隋而起,很難說她會怎么想。
陛下應該還記得陳叔達其人吧?再者她還保全了蕭皇后,當年楊廣神智昏聵,北巡代州的時候,也是她事先示警于楊廣,才讓楊廣退入雁門。
不然的話,說不定楊廣在馬邑就被始畢可汗捉住了。
這些事都歷歷在目,所以陛下出塞與之相見,若有不對,務必要以社稷為重,立即退回來……”
他說的和李碧所言差不多,只不過陳孝意并不知道中間夾雜的那些隱秘舊事和恩恩怨怨,也就比李碧更為擔心一些。
李破自然不會據實以告,只是安慰道:“我自會小心行事,兩國交往,反反復復很正常,就是卿家覺得,要是和突厥會盟進行的不錯的話,兩國之間能維持多久?”
陳孝意沉吟半晌才緩緩道:“此事臣可不敢妄加揣測,不過觀突厥可汗之行事,并非喜歡輕動兵戈之人,若能定下盟約,她應該不會輕易毀諾。
其實這還是要看陛下的心意,陛下向來視突厥為大患……”
說到這里,他便不再往下說什么,意思很明確,他不知道突厥可汗會不會遵守盟約,不來相犯,可他知道眼前這位皇帝是不會遵守什么盟約的,如果時機合適,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率先向突厥發起進攻。
李破整日里說這個沒有信用,那個沒有信用的,其實在陳孝意這樣追隨他多年的近臣眼中,這位才是真正鷹視狼顧的一代雄主。
從不輕易毀諾,可不代表他不會食言而肥,只因為他看重自己的信用,而一旦反悔就說明所圖甚大。
相比之下,時常翻臉的王世充之流更像是小丑,連一聲梟雄都稱不上。
李破多聰明的人,自然明白陳孝意話中的未盡之意,臉上不免有些訕訕,他其實也不過就是覺得,跟突厥人講信用挺蠢的,前來會盟的時候,確實已經為將來反悔做好了準備。
而且他還在等河北那邊傳回來的消息,好在策略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之前在長安的時候,更是和臣下們商量著怎么對付突厥,你說他來跟阿史那楊環相見能有多少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