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八月
李靖八月初從半島啟程,大約八月末能回到長安。
要是不在路上耽擱的話,用不了那么長的時間,只是迎來送往的事情在所難免,大都督所過之處,地方官員們必定要盛情款待。
誰做的好了,大都督不一定記得,誰要是敢于怠慢,那肯定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李破也沒什么好說的,立即詔王智辯和徐世績兩人再走一趟,去迎一迎李靖。
其他的不用著忙,從元貞七年年初開始,迎接東海大軍班師之事就一直在準備當中,李靖回朝只是其中一環。
到了現在,其實就是在等李靖回來了。
主要還是李靖回京之時,郊迎的問題,朝中商量了很多次了,最終臣下們都認為,即便李藥師功大,又是國丈,還是皇帝的老師,也不能做的太過。
李破本來想著親自迎接一下,李靖又不是藍玉,年羹堯之流,迎一迎怎么了?
可臣下們大多卻還是不愿給予李靖這樣的待遇,說辭有很多,不必一一細表,其中最真實的諫言是,李靖之功績,足以標于青史,何必再加殊榮?不然于君于臣,皆無益也。
意思表達的足夠清楚,還是那句老話,功高蓋主,君臣之忌也。
東海上的一系列戰事,皆由李靖主持,功勞已經足夠大了,根本不用再刻意彰顯其榮耀,不如來點實惠的好些。
也就是李靖歲數老大,如果他的年紀和李破差不多,或者小上一些,那就會非常麻煩,賢明的君王事先就會有所把握,一般不會讓臣子來到這個地步。
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是李破沒有害老丈人的意思,像后來的年羹堯,其實就是走進了帝王設下的圈套。
…………
八月間,大唐南北的各個郡縣,全面進入了秋收季節,北方一般來說,是在九月初,秋收便會進入尾聲。
南方因為氣候的緣故,則會去到十月。
今年水陸并舉,運河上的漕船忙忙碌碌,馳道上也滿是運糧的車馬,這就是大唐的血管,將營養送到各處倉房儲備起來,使國庫迅速充盈。
百姓們則像辛勤的螞蟻,把糧食運回家中,然后便準備起了過冬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