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第128章 來來往往的信
蘇晏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氣。
陜西距京城千里迢迢,音訊不便,京城中發(fā)生的事,短時未必能傳到他耳中。
哪怕飛鴿傳書,也得先到達(dá)一處有官署鴿舍的固定地點,且鴿籠里得有從京城運來的鴿子,才能按原路線返飛京城。不是隨便就能飛來飛去的。
故而沒有緊急事務(wù),他也很少動用飛鴿。
如果走驛站的“馬上飛遞”,基本只限公文與奏折。
算來,他這三四個月收到的私人信件,除去皇帝下的密旨,也就十封,其中七封都是太子的嘰嘰喳喳。
——沈柒一共給他寫了三封私信,篇幅都不長,但顯然是深思熟慮后的傾吐,連落筆時的墨痕都帶著一股飽滿欲裂的況味。
第一封的抬頭是“娘子”,被他回信時罵了一頓,從第二封開始,抬頭改為“好兄弟”。這三個字出自沈柒手中,怎么看都有種別扭的感覺,蘇晏總懷疑對方意有所指,但又找不到由頭發(fā)作。
信的內(nèi)容也叫他挑不出毛病——全篇無一輕浮字眼,卻字字關(guān)情;并不直言思念,一片牽心卻透紙而出。
有時是家長里短:
“你在我家吃過說甜的葡萄,如今漸下市。我本想在冰窖里凍一些鮮果,可惜這東西不耐保存,只得做成葡萄酒。按你給的配方,三斤葡萄一斤糖,發(fā)酵后灌瓶,再存半年就可堪入口,屆時你也該回來過年了。”
有時吐露心聲:
“我辦了幾個漂亮案子,已由千戶升為僉事,又升為同知。當(dāng)初在東苑,你說我這條大腿不夠粗長,怕給抱折了。如今看是粗長了點,但還遠(yuǎn)遠(yuǎn)不夠。我知道無論再怎么往上爬,始終都在人下,但至少讓我爬得高一些、再高一些,才能為你提供更多臂助。”
有時只有只言片語:
“佛渡眾生,唯不肯渡我。你渡我罷。”
蘇晏將每一封私信都收在革袋里,沈柒一個,太子一個,皇帝一個。三個革袋,藏在包袱深處,走到哪個州府都帶著。
他給皇爺寫各種藏頭格,將俏皮與感慕的小心思藏在莊重的奏折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