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西岳廟中的參拜的信眾,都尊其為“二郎神”。這個名字對江舟來說可謂是如雷貫耳。“二郎神”之名,在如今的四天樂土,說是人盡皆知也不為過。不過,“二郎神”的來歷身世,知道的人卻并不多。或者說,其來歷身世,其實并不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據他所知,那位二郎神,并不叫楊戩。或者說,不止有一個“楊戩”之名。楊戩是二郎神,二郎神卻不是楊戩。至少他所知的二郎神就有好幾個版本。民間流傳、甚至有明文所記的便有李二郎、趙二郎、楊二郎之說。這都是歷朝歷代,集民間信仰、與種種野史傳說而成,眾說紛紜。直到明時,一部《二郎寶卷》成書,二郎神“身世”才廣為人知,便是楊二郎。后世種種傳說話本,也大多以此為原型,故此楊二郎之名也最為人們所熟知。不過江舟卻見過更早以前的記載。那是宋時一塊石碑刻文,其上碑文述其為“象帝之裔,先天之神也”。象,道之形。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天帝的后裔,先天之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