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牽星術
膠州港。
足有十幾米高的巨大帆船停在碼頭,各處張掛彩旗,成摞的麻布口袋被腳夫扛上甲板,人頭攢動熱鬧。其余停泊的商船與這條大船對比,如同山貓之于虎豹,天生就矮了一頭。
自打入了七月,南下的海道鬧起了豬婆龍,便很難見到這般大張旗鼓的行船了。
陳躍武借給李閻的封舟,長三十余丈,闊十余丈,要用五十多只船槳,船上篷帆、錨、舵加在一起的分量,沒有百來人,根本無法舉動。
單是這樣的船,陳躍武就能指使四條!整個山東依靠陳家開伙吃飯的水手海員,各地加起來不下千余人!
李閻站在船上,一旁的陳躍武指著染有黑色龍紋的巨大船帆,為他講解:“上一次出船,是奉官府的旨意,南下杭州押二十萬匹的松花棉布進京,上上次,是收葡萄牙人的購買瓷器茶葉的白銀尾款。這樣的船,平日是不動的。”
早在成祖年的時候,官府便對民間的船只規模,有嚴厲的規制法度,哪怕只多一帆,高一寸,都要問罪,嚴重地話,甚至要以謀逆論處。
所以這些船,陳躍武都是掛在山東海事局的名下,才得以打造和出海。平時除非有官府的手令,否則連陳家人自己也不能私自調用。
李閻目視大船,突然開口問道:“陳老爺子,這船是你家造的?”
陳躍武搖搖頭:“是天津海事局的徐葆光徐大人督造,不過非是耗費官帑,花的是小人的家財。”
李閻不由得嘆息一聲:“我前幾日倒是小看陳老爺子了,有這般家業,老爺子您還用不著我一個小武官,來指點您如何跟官府打交道。”
陳躍武聽了直擺手:“小民惶恐,什么家業說到底都是給官府攢的,若是日后國器動念,能保我一家老小的性命,我就心滿意足了。”
若是陳躍武生在南洋那片自由血腥而糜爛的土地上,他的造化還未可知。但在如今可稱中興的大明朝,陳躍武這個海上霸王,也算做到了頭,是絕不敢再往前一步的。
李閻沒接陳躍武的話說下去。
“不提這些。話說回來,這船是不是太大了些,我隨行不過三人,實在不用如此鋪張。”
陳躍武搖頭:“大人有所不知,那江浙海道的豬婆龍,都有呼風喚雨的能耐。尋常的船叫它們的風浪一打,必定船毀人亡。一定要大船,再掛上官府旗幟,用火炮激鳴,嚇退它們,方可安然度過。”
李閻不置可否,只是點頭:“老爺子你是行家里手,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兩人正談論著,一個脆生生的聲音便插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