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坐井觀天
現在,身上透露著一股浩然之意,人未至,便有書香撲面,這是儒道登堂入室的表現,照這樣發展下去,未來的崔鴻建極有可能成就大儒之位。
“翰林院嗎!”
儒,道,佛三家,各有千秋。
儒家的大儒,同樣也有可取之處,養出一身浩然之氣,足以鎮殺鬼妖,喝破道法。
不過想要達到這一步極難,等閑的讀書人,是萬萬沒有機會的。
除非你出自儒道世家,或者有真才實學,考入翰林院,再從翰林院內學習到儒家法門。
崔鴻建走的是第二步,入翰林。
大松太祖曾有遺詔:非翰林不得入相。
不是翰林院出身的人,是當不了首輔大臣和宰相的,所以在民間便有另一個說法:非翰林者難成大儒。
當然,這只是對寒門而言。
世家子弟就不同了,有些人是上古圣賢世家出身,他們內部的傳承便足以支撐他們步入大儒之境。
再加上世家大族之間多有通婚的習俗,說一句代代皆有大儒出的話也不為過。
只不過,這種世家大族出來的大儒,和寒門大儒之間區別很大。
他們不是被王朝培養出來的。
王朝更替,在他們看來就像春夏秋冬之間的變換,對朝廷,很難有忠誠可言,更看重家族利益,因為他們這些圣人世家,歷經數千年風雨而不倒,與自身相比,那些所謂的王朝,不過是流水下的泡影。
“相公,你回來了。”
房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