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文武分治
當天,奉天殿內舉行大朝會,當庭正式宣布旨意,改組內閣與軍機。
旨意中明確表示,皇帝之下分為內閣和軍機。
內閣辦公地點在紫禁城奉天殿東邊的文華殿,軍機辦公地點在奉天殿西邊的武英殿。
住在文華殿的永王和定王二人,搬出紫禁城,朱慈烺將抄家所得的魏國公府和保國公府,分別賜給定王和永王,作為王府。
內閣大臣管理全國政務,治理國家促進發展,掌管除軍隊和宗室外的一切國政事物。
內閣下屬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刑部、教化部、財政部(稅務部)、海事部、鴻臚寺(外交部)、翰林院。
軍機大臣管理軍事,負責軍事作戰,開疆拓土。
軍機控制全國的軍隊,掌軍令,可以對軍隊發號施令,對武官選拔、考核、升降、賞罰。
軍機下屬兵部、情報部、后勤部、軍器部、贊畫部、軍工研究院、皇明軍校。
其中兵部是軍屯部和五軍都督府的集合體,新的五軍都督府包括了軍屯職責,總部以前叫大都督府,朱慈烺將其直接改為兵部。
軍機與內閣的職權平等,凡軍機要務,內閣無權過問。
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氣,分別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兩者之間的異同,直接控制軍權和政權。
遇到戰事,皇帝召開御前會議,商量要不要打,打的話將要達到什么戰略目的,然后軍機去執行,下達作戰命令。
內閣只負責調動各省的后勤支援,當然了,各地都督府也會在當地設立后勤戰備倉儲,隨時應對戰爭,避免文官們后勤不繼拖后腿,影響戰況。
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皆由皇帝親自任免,主要以政績與軍功為依據。
除了皇帝可以制約內閣與軍機,朱慈烺又將都察院和軍法部獨立于內閣與軍機外。
都察院監察文官,軍法部監察武將,按章程辦事,形成制衡,聽命于皇帝。
朱慈烺本想將財政權也單獨拿出來的,后來想想還是放棄了,財權要是拿出來,就是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了,容易造成冗官的現象,行政效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