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決戰江頭城
明軍眼前立著這樣的木柵營寨一共十六座,其中還有很多營寨依托叢林大樹,形成一個天然高大的工事屏障,有的營寨外面已經列有緬軍的軍陣。
與先前被明軍炮火攻破的那些小木柵不一樣,這些木柵欄和之前遇到的那些木柵欄比起來更加堅固和厚實,莽夫所率的緬軍主力部隊就安排在這里!
明軍奪下新街重鎮,順利掃平江頭城大寨的所有前沿障礙后,準備發起總攻!
十月二十八日,明軍兵分兩路從陸上沿江岸左右進軍,甘輝率領主力水師順江而下,從水上攻擊緬軍水師,三路齊下,進攻江頭城。
伊洛瓦底江在該區域最寬處約有八里,其余的地區寬度也在四到六里不等,江心中間還有一個大的沖擊平原。
江頭城就修建在平原和江兩邊的岸上,左右兩岸巨大的木柵城墻一直延伸到江里面,和江心平原上的木柵營寨鏈接在一起,鏈接處修得有木門,
緬軍在平原和江岸空出的水域里停滿了戰船,這些木門就是為戰船出入而修建的。
江心平原上有大量駐軍防御,如果攻擊江心的木柵,就會受到來自左右江岸木柵上的炮火夾擊。
這里的地形完全和皇明軍校考核的圖上作業一模一樣,徐青山對此早已了然于心,畢竟出其不意、大破此局的正是他的兒子徐明武!
徐青山沒有急著上來就是一頓空中轟炸,那是傻叉行為。
江頭城外的緬軍木柵寨子可不是擺設,從木柵內的城墻平臺上投擲飛鏢,火球,以及射箭射擊等,都會給熱氣球形成極大的傷害。
如果用空中編隊突襲,頂多給緬軍造成一定損失,反而使得江頭城的緬軍營寨提前防控。
好剛要用到刀刃上!空中編隊一出動,就要讓緬軍炸營,配合水陸大軍最大程度的殺傷緬軍,讓其徹底大敗,無力反擊!
所以徐青山采取的戰術是陸上和水上一起進攻,吸引緬軍主力反擊,戰至激烈時,再出動殺手锏,一舉破敵!
整個江頭城的工事周長大約五里左右,基本上把水陸通往緬甸國都東吁城的要道都扼守死了,一旦明軍拿下江頭城,東吁城基本就沒有任何水上屏障依賴。
因此,緬軍最拿手的木柵工事和最好的材料都用在這里了,主帥莽夫更是誓死不讓明軍踏過江頭城一步!
二十八日上午七點,馬祥麟持令率部出營,首先從東南方向進攻陸上的緬軍木柵,明緬決戰正式打響!
緬軍之前水上先鋒已經戰敗過了,加上陸上的門戶兵也潰敗,士氣較弱,莽夫采取了嚴防死守、消耗明軍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