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給勛貴們登臺的機會
秦淮河西岸,魏國公家的一處豪華莊園中,魏國公徐弘基、靈璧侯湯國祚等一群勛貴正品著美酒,欣賞著歌姬翩翩起舞。
忻城伯趙之龍端著金樽滿飲了一杯,將(身shēn)旁的歌姬拉入懷中上下其手了一番,道:“六年免費義務教育,上千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就這么甩出去了,太子這是英明還是愚蠢呢?”
趙之龍一邊說著,一邊嘆息,這么多銀子要是都給自己那該多好啊!
魏國公徐弘基道:“太子明擺著是邀買民心,媚悅小民,此等做法別有用心啊!”
靈璧侯湯國祚咬牙切齒道:“國朝優待士紳,反觀太子卻在江南((逼bī)bī)迫士紳納糧納稅,拿了我們的地不說,居然膽敢對士紳和商人出手,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啊!”
湯國祚是湯和的后人,其家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江南擁有大量的田地,多是侵占衛所的地,一下子被朱慈烺收回了大半,心中自然痛恨萬分。
誠意伯劉孔昭呵呵一笑,道:“這樣不好嗎?他奪了士紳和商人的利益,定然讓那些人恨極,由東林那幫人站出來,總比我們站出來的好。”
劉孔昭是劉伯溫的后人,卻毫無劉伯溫的風骨,長得跟個皮球一樣,說起話來眼睛都陷進(肉ròu)里了,配合盯著歌姬(胸xiōng)前之物的眼神,顯得很是猥瑣。
湯國祚擔憂道:“只怕迫于太子的(淫yín)威,那些東林人不敢造次,本候真是替他們著急啊!”
魏國公徐弘基搖頭嘆息道:“遇到這么一個另類的太子,真是國朝不幸,我等不幸啊!”
田稅和商稅損害的是東林和復社的利益,和勛貴們的關系不大,南京勛貴和東林復社的關系一直不對付,這也是南京勛貴們一直冷眼觀看的原因。
趙之龍道:“只怕他解決了士紳又會對漕運和鹽稅對手,難道我們就這樣坐以待斃,沒有作為?”
徐弘基道:“不急,太子兵強馬壯,我等若是強行反對,只怕沒什么好下場,還是等錢謙益和張溥他們鬧起來吧,這教化改革將他們的根都挖了,他們肯定不會輕易作罷的,只怕現在正在醞釀什么大事。”
明初官學盛行之時,書院曾一度衰落,明中葉官學廢棄后書院才變得繁盛,在野士大夫設立書院諷喻朝政以明志,尤其是東林書院,更是打出了品牌,將講學活動與政治斗爭緊密結合了起來。
朱慈烺教化改革后,有免費的教育誰還往書院跑,用不了幾年書院就會落幕,對東林人來說,東林書院沒有新鮮血液遲早完蛋。
復社與東林的模式相同,同樣吃棗藥丸,張溥怎會容忍這種(情qíng)況發生?
劉孔昭點點頭,道:“等那幫讀書人把事(情qíng)鬧大了,整個士紳和商人階層反抗朝廷,看那太子怎么收場,到時候我等只需稍微推波助瀾,太子就得乖乖滾出江南。”
撫寧侯朱國弼嘿嘿直笑道:“要是真有那一(日rì),被太子收入宮中的秦淮三艷只怕會失了后臺重((操cāo)cāo)舊業,本候早對那八艷之首的寇白門心存念想,到時本候即便年邁,也當勉力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