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翅膀硬了
到目前為止,宮中只演過一次戲,那是在崇禎五年周皇后生(日rì)的時候,當天召來的戲班演了五六出《西廂記》,當時后宮諸色人等幾乎傾巢而出,崇幀帝也到場坐上一會兒。
時隔近五年,玉熙宮再次開啟,演出當天,后宮一片喜慶,劉太妃、周皇后、張皇后、袁貴妃、田貴妃等眾妃齊聚。
來自民間的職業戲班沈香班優人將戲曲目錄呈送崇禎,請他點一出,崇禎為了迎合眾妃,欽點了《玉簪記》。
在明末,昆曲興盛,在京師的舞臺上,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廷都已被昆曲占據,《玉簪記》便是昆曲中流行的一出傳奇。
《玉簪記》中的故事背景是靖康之變,金兵南侵,少女陳(嬌jiāo)蓮在逃難中與母失散,入金陵女貞觀為道士,后與書生潘必正沖破封建禮教和道法清規的約束而相戀結合的故事。
戲中展示了陳(嬌jiāo)蓮敢于沖破道教束縛、追求美好(愛ài)(情qíng)的氣度,讓后宮眾妃感動不已。
張皇后和周皇后則是看向崇禎和朱慈烺二人,此番演戲主要是為了促和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嫌隙,讓二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不知崇禎作何感想,朱慈烺卻有些感觸,聽聞明末江南風氣開放,他還未親眼看見,不過他從這卻在《玉簪記》中看出了一些門道。
這部戲曲中表現出新的觀念、新的意識猛烈的沖擊著腐朽的思想和傳統,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應該是江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造成的。
朱慈烺曾在后世看過一場青年干部辯論賽,辯論的主題就是:思想解放程度決定經濟發展水平or經濟發展水平決定思想解放程度。
朱慈烺比較偏向后者,他認為,百姓要是連吃都吃不飽,哪有心思考慮別的事(情qíng)。
因此,他決定,要拯救大明,就要讓大明的百姓先吃飽,而不是在朝堂上陪人做一些無聊的斗爭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