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空中偵查
八十磅,相當于六十斤拉力,根據《明會典》記載,永樂年間明軍戰弓制式拉力分為四十斤、五十斤、六十斤、七十斤四等,明代一斤是595克,折合下大約是48斤到84斤,也就是53磅到93磅。
到了崇禎年間,戰事頻發,明軍戰弓的極限為一百二十斤,約合一百四十四斤,也就是一百六十磅。
十七歲的朱慈烺能拉動八十磅的戰弓,已然很厲害了,畢竟后世玩弓的人正常也就用三十磅左右的弓,四十磅以上的弓,大多人拉著都吃力,只能在十米內上靶。
能開五十磅以上弓的,都是大神級玩家,普通愛好者拉開射一箭,估計連箭飛哪去了都不知道。
古代軍隊士兵,無論是耐力還是力量,都是很強的,比如明軍軍令要求,將士在行軍中是不許卸甲的,那些常年作戰的精兵,其戰斗力可想而知。
一些出色的將軍力量更是奇大,如黃得功,他以前使用的是弓力達二百磅的虎力弓,在戰馬上能左右開弓,指哪射哪,來個彎弓射大雕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箭失利,朱慈烺剛準備掏槍挽回面子,只聽一聲尖嘯,一只灰白相間的猛禽展開二米長的雙翅,沖天而起,在空中盤旋了一圈接著俯沖而下,將那頭受傷的黃羊按倒在地,接著撲騰幾下抓著提起飛了十幾米高,最后摔下來。
朱慈烺沖著身后喊道:“朱有能,你的海東青不錯嘛!”
海東青產自遼東,體重健壯,喙爪像鐵鉤一樣硬,飛得又快又高,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是滿族的最高圖騰,傳說中十萬只神鷹才出一只海東青。
遼、金、元時期,北方的皇帝和貴族就開始有用海東青捕獵的習俗。
朱有能連忙趕了過來,賠笑道:“為主子分憂,是奴才分內之事?!?br/>
朱慈烺將弓丟給他,說道:“那朕想問你了,出來打仗,你帶海東青出來做什么?玩嗎?”
朱有能忙道:“回主子,奴才帶的海東青是經過訓練的,能偵察草原上的敵情!”
“哦?”朱慈烺頓時來了興趣。
他曾在影視中看過一些劇情,北方幾個部落打仗,其中一方在行軍,突然傳來一聲鷹叫聲,接著轉了個鏡頭,顯示空中有一頭海東青在飛,也不知道放這鏡頭干嘛的。
原來這玩意還真能偵查敵情?
朱有能為了表現,賣力的解說,徐盛則帶人前去撿回獵殺的黃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