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膝蓋不軟
新城縣衙中,朱慈烺下了一道開科取士的旨意,命人加急送往南京內閣,昭告全國。
他伸了伸懶腰,有些抱怨道:“這還沒回南京呢,就這么多事。”
出了縣衙,朱慈烺發現那些不遠數百里前來迎駕的官員們,依舊笑吟吟的站在衙門前等待召見。
伸手不打笑臉人,舔狗再不招人喜歡,也不至于遭人討厭,朱慈烺沒有責備他們,抽幾個運氣好的召見了一下。
完事后,朱慈烺再度下旨,定了當皇帝以來的第一條祖制,規定了大明皇帝行幸迎送禮儀:
凡皇帝經過地方,當地文官知縣以上、武官游擊(團總)以上,于管轄境內,道路右邊百步外迎送御駕;
地方官百里內者來朝,百里外者免,迎駕官員百姓,皆不行跪拜。
朱慈烺又擬定了一條:除了新皇登基大典外,無論正旦朝賀,還是封賞大典,文武大臣,皆不用跪拜,一律行揖手禮。
朱慈烺并非搞人人平等的老把戲,而是在大明的禮制上稍微改了一下,刪掉了正旦朝賀、祭拜等幾項大儀的跪拜禮制。
按照大明的禮制,明太祖朱元璋所定的祖制:君臣之間非大儀,無須跪拜。
只有皇帝在祭天時,身份由君王變為天子,代天行事,群臣才要跪拜,平時君臣之間是不用跪的,這就是所謂的跪天跪地跪父母,非此不跪。
因為朱元璋太看不慣元朝的胡俗了,他曾言:“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說完這句,老朱就讓禮部官員定官民揖拜禮,“一切胡禮悉禁勿用。”
官員之間,同品級或是品級相近的,行揖手禮,或拱手兩次就行。
要是品級差二三級的,上官要坐在上首,下官要坐在下方,依然是行揖手禮。
官階差四級的,則卑者拜下,尊者坐而受禮,除稟事要跪,其余一概不跪。
故有明一朝,凡入午門,毋相跪拜,拱揖入朝。
到了我大清朝,同朝為官,差一級你都要給老子跪,還得跪的規規矩矩的!
不跪摘你頂戴,送你蹲牢房,弄死你!
有些時候,有些人在大清朝跪久了,站不起來了。
大明,無論對內對外,膝蓋都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