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立儲(一)
李景對陸明玉笑嘆:“濮陽侯此人,果然是個滑不留手的老狐貍。”
陸明玉淡淡笑道:“他這般知情識趣,主動割肉放血,你也別客氣,只管笑納便是。”
在“借兵”的時候,李景就已打定主意,“借”出來的趙家軍是不會再還回去了。有廣平侯起兵謀反的先例在前,對武將的提防和節制是必要之舉。
李景在朝會上,準了濮陽侯奏請,大大褒獎了濮陽侯一番。然后下旨,令人傳旨去楚地。
一來一回,加上安頓趙家軍也需要時間, 滎陽王領兵回京,也得是年后的事了。
借著此次大勝, 李景又在朝中提起了立儲一事:“朕意欲立儲, 眾卿以為如何?”
眾臣都是一驚。
當年,永嘉帝遲遲沒有立儲。直至兒子們都成年娶妻了, 才立了嫡出的李景為太子。現在,李景登基才一年,自己風華鼎盛,怎么就要立太子了?
“國有儲君, 人心安定。”坐在龍椅上的天子李景,神色溫和, 不疾不徐地說道:“再者, 立了東宮之后, 也能早日設東宮詹事府, 請太傅精心教導太子。于國于宮中都是一樁好事。”
得, 皇上想立太子, 做臣子的沒有攔著的道理。
而且,這和永嘉帝立太子的時候不同。那個時候, 有得寵的庶長皇子,有出眾的三皇子, 李景這個嫡出的皇子著實費了不少力氣, 才順利被立為儲君。
現在后宮只陸皇后一人, 李景膝下兩子一女,都是嫡出。要立東宮, 嫡長子李珝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喬閣老定定心神,上前一步, 拱手道:“皇上既有立儲之心,老臣厚顏啟奏。老臣以為, 嫡長皇子李珝,聰慧過人,性情沉穩, 至孝至善,當立為儲君!”
羅尚書緊接著接了話茬:“喬閣老所言,也是臣心中所想。長皇子李珝,是儲君的最佳人選。”
余尚書拱手道:“臣附議!”
接下來,是一長串的臣附議。
李珝今年八歲,早慧之名,眾人皆知。去歲永嘉帝下葬時, 年少的李珝一同扶棺,在雨中長跪不起, 說一聲至孝至善,半點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