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殘燼
從龍之臣,多出晉地,十幾個大將軍,一多半都是晉人,就足以說明問題。
李年跟隨李破多年,狀況也差不多,雖然他是關西人,但跟朝中的晉人派系走的更近一些。
南征北戰這么多年下來,他對當年關西世族搬弄權柄的故事也非常反感。
尤其是當年隨軍征伐遼東時,眼見關西眾人在軍中耍弄手段,把其他人都當做傻子,和可供支使的鷹犬的行徑,讓他尤其厭惡。
當然了,經過這么多年的磨練,他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統兵將領了,他也便知道,當年征伐遼東之時,關西眾人也有著無奈之處。
和皇權的斗爭,哪是退一步兩步就能消弭的了的?當年的遼東之戰,儼然就是楊廣和關西世閥交鋒的舞臺。
而他們這些無名小卒,在當時根本無足輕重,死也就死了,沒人會為他們掉上哪怕一滴眼淚。
眼前這兩位,如今看著可憐,但當年他們都是左右翊衛轄下,那幾乎就是皇帝親軍。
一個領兵校尉,倒是不算什么,可高弘是勛衛,正六品武職,加上他的姓氏,正是關西人中堅的樣子,當年不定怎么意氣風發,頤指氣使呢。
李年滋味難明的看著高弘兩人,腦海中不知轉過了多少念頭。
兩人的到來,其實并無令人意外之處。
不論是新羅人,還是百濟人都說過,高句麗境內一直有人叛亂,說是叛亂其實也不準確,就是前隋征伐遼東的后遺癥在一直困擾著高句麗人。
三十余萬隋軍進入到了高句麗腹地,雖然一戰而敗,之后讓高句麗的自信心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實際上,前隋第一次征伐遼東之戰,給高句麗的國力幾乎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在戰事當中死傷的高句麗人不下去隋軍。
更為可怕的是,三十多萬隋在高句麗腹地一潰千里,除了死傷和被俘的隋軍將士,還有十幾萬人散于高句麗的山川曠野之中。
十幾二十年下來,這些敗兵一直給高句麗人制造著麻煩,持續的破壞著高句麗的社會架構。
就像是一劑慢性毒藥,侵蝕著高句麗的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