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交槍
雖說提價了一塊半大洋,但是,需求的人太多。這些人有打算,回去賣七塊大洋,輕松地賣出。那些地主老財,根本就沒路子買到槍的。而且,這槍是從日本人手上買的,使用合法。
不過,他們之前在第十師團(tuán)有承諾,賣的數(shù)量不能大。最多的不能賣五十支。可以半個小時一次地賣。
這個主意是周云出的。幾十支槍,中統(tǒng)瞧不上。再說,你拿著幾十幾百支槍去舉報,沒有日本人在乎。就算抗日分子拿走了,也不過是幾十再破槍。舉報個球啊!
只有上千支以上,日本人才重視。
周云的這個辦法,就是卡死中統(tǒng),讓他們拿不到貨。沒有槍沒有通行證,中統(tǒng)的人就不能開展他們的計劃。
對于那些真正的商人來說,他們不嫌少。幾十支,也能賺個幾百大洋,他們當(dāng)然不會放棄。所以,只要市場上一有貨出來,就會有幾十幾百人去搶。
這放貨人也是周云安排的!是將七萬支槍,拿了五萬支。剩下的兩萬支,讓松井賣給了周云提供名單的人。這五萬支,周云只留兩萬支,三萬支,他要零賣出去。
這樣一來,外人就不知道,零賣了多了支槍出去。誰都統(tǒng)計不了數(shù)據(jù)。因為許多的人拿到了槍便離開了常熟。
混淆視聽,渾水摸魚!這就是周云的想法。
就在周云得意自已的算計時,王勇過來了。
“老大,出事了!”
周云一楞:“出什么事了?”
“馮一山將自已手上的三千支槍賣了。”
“什么?”
周云跳了起來。
馮一山,是上海的商人,與劉東熟悉。這次來,他找到了周云,所以周云便讓松井賣了三千條槍給他。周云曾交代他,這槍,不能批發(fā),只能零賣。批發(fā)的話,就怕中統(tǒng)會買去。零賣的話,中統(tǒng)才不會費那個力。
王勇生氣道:“老板,要不我去殺了馮一山。”
周云擺擺手:“他買槍賣槍,是為了賺錢。有人給了他不能拒絕的高價,他肯定會守不住的。算了!這個人以后不能接觸。見利者,必忘義!對了,買槍的人走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