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出主意
1939年10月8日,日軍奈良支隊經甕江向平江遷回,準備策應其第33師作戰。日軍第6師、上村支隊由舊羅江畔開始分路南進。上村支隊在三姐橋、栗橋陷入第77師伏擊圈。第6師一部1000余人在福臨鋪遭第195師伏擊,受到重創。
9日,由新市經金井南下的日軍第6師一部3000余人又在石門痕遭到第195師第566旅的伏擊。10日,第25、第60、第195師向永安市(撈刀河南)、上杉市、石門痕日軍猛烈反攻,日軍已無力再南進。
此時。第79軍尾隨日軍第33師南下,開始向嘉義、獻鐘日軍攻擊;第20軍向長壽街、龍門廠、朱溪廠日軍攻擊;第8軍正由通山以東地區兼程南下,準備協同第20、第79軍夾擊日軍第33師。
第9戰區前敵總指揮命令第60、第74軍圍殲日軍第106師左縱隊。5~9日,該兩軍遵今攻擊甘坊、冶城一帶日軍,7日,第74軍第57師克復上富,遮斷日軍退路,并逐漸將日軍包圍于甘坊附近。
日軍第11集團軍見主力方面不斷遭到伏擊、側擊和夾擊,贛北方面第106師處境不妙,意識到態勢日益不利,遂于9日下令撤退,同時命令第33師經渣津東攻修水,接應第106師。
1939年10月11日,進至永安市的日軍首先向撈刀河以北撤退。12日,第15集團軍各部開始追擊,當日克復上杉市。13日,第25、第195師追擊到達福臨鋪、金井附近。14日、又克復汩羅、新市等處。至19日,第195師進占鹿角、新墻、楊林街之線,日軍全部退回新墻河以北地區。
1939年10月15日,日軍第33師東竄修水城。10月16日,日軍第106師在第33師策應下,開始由沙窩里分向奉新、靖安、武寧撤退。守軍各部開始反擊,當日,第15師攻克郭城市,向沙窩里挺進。第51師攻克桐木石,向九仙湯挺進。19日,第30集團軍克復修水,25日克復三都,并繼續追擊,逐步恢復原陣地。
至此,長沙會戰正式結束,中國軍隊將日軍擊潰在長沙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