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內科瞧不起外科只會拿刀,外科瞧不起內科什么病都不能根治。 內科、外科,其實更多的時候,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一直到下了班,陸晨回到寢室。 他的腦海里一直回想著,孫果果所說的話。 “一個優秀的心內科介入醫生,最基本的條件,就要是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內科醫生。” 從選擇心內科的那一刻起,其實他一直都在為做介入而努力。 系統曾經出了一個“動靜脈穿刺術”,就讓他興奮了很多天,也是這個原因。 回想起邵軍主任組管理的患者。 他們組患者住院日最長,一個心衰的患者,可能要住半個月,其他組可能只要一個星期。 他們組患者也總會出現各種病情變化,而且往往得不到第一時間的解決。 …… 孫果果的話,讓陸晨幡然醒悟。 他的路,或許有些偏了。 從一張心電圖中診斷出肥厚性心肌病,從一個癥狀中判斷出造影劑腎病、急性腎衰竭。 一次精準的用藥改善患者病情,一次有效的溝通緩解患者的壓力。 這些種種,難道不比一次手術要更“熱血”嗎? 心臟介入肯定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