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第153章 拜師(求月票)
這是明顯是門閥在對抗皇權上的又一次勝利。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隋帝楊廣這些年一直在著力約束大閥,將消弱他們的權勢,當做一件大事來做。
但在關鍵時刻,卻為能再次起兵北征,而對關西大閥做出了極大的讓步。
至此,第一次北征高句麗的戰爭算是徹底的結束了,但大業初年,陸續走上高位的那些人,卻漸漸凋零。
段文振,于仲文,麥鐵杖,辛世雄,宇文愷,一個個曾經顯赫無比的名字,都在這一戰當中黯淡了下來。
而他們所效忠的帝王,卻還在為能挽回君王的顏面,而做著努力,這對于大隋而言,無疑是一種悲哀。
如果這些人都還活著,天下完全就會是另一個樣子,可惜,大業八年的這一次戰爭,隋帝楊廣幾乎是親手斬斷了自己皇位之下,最有力的那些支撐。
一如李碧所料,隨后,便是大肆犒賞了。
但大隋的國庫,卻不再允許皇帝胡亂揮霍。
從大業六年開始,大隋文帝年間充盈的國庫,就被繼承者,糟蹋的差不多了。
到了大業八年,這個時候大隋的國庫都快能餓死老鼠了。
于是,皇帝只能賞官,很多人就此升遷,官爵軍職的迅速泛濫,讓大隋朝廷也是措手不及,亂成了一團。
而此時此刻,山東卻已是遍地烽火,河北,河南,兩淮,甚至是向來平靜的江南,也陸續有了不穩之相。
還是那句話,大業八年死的人太多了,光北征軍卒,就死了三十多萬,征發的民夫,更是死傷狼藉,無法計數。
確切一點的說,這一次北征高句麗,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一百萬人消失了。
一百萬人在這樣一個年頭是怎樣一個概念?意味著什么,也就不用多說了,即便是后來,先進的武器漸漸普及,在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前,也沒有哪場地域性戰爭會以百萬為單位。
大隋再次創造了一個冷兵器時代的奇跡,說起來,隋帝楊廣腦袋上的光環其實應該更多一些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