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第233章 悲喜
大業十二年五月末,隋帝楊廣至江都,江南迎駕者,絡繹于途,讓隋帝楊廣分外歡喜。
這個時候太常卿,訥言蘇威來給皇帝添堵,說什么江南大族紛紛來投,不過是因為義軍毀壞家宅,戮其子弟,來求至尊相庇爾,不如借此驅之……
他的意思挺明白,就是想著乘人之危,借此要挾,讓大族拿出糧食人馬來,不定還能讓朝廷緩口氣兒。
蘇威這人其實就不用多說了,這人家世很好,他的父親更是西魏名臣蘇綽,西魏年間,能和八柱國相提并論者不多,蘇綽就是其一。
蘇威自己也不差,是文帝年間,朝中三位巨頭中的一個。
因為不事武功的緣故,位列高炯,楊素之后,掌管著大隋的財政大權,為文帝之治立下過很多功勞。
大業初年,接任楊素為尚書左仆射,不久罷官,后又被重新啟用,一直在皇帝身邊參贊朝政,很受信任,但官職嘛,和從前就無法相比了。
隋帝楊廣也不會容忍文帝年間的老臣再占據高位。
這次勸諫,讓隋帝楊廣直接火冒三丈,這位皇帝精神都快崩潰了,面子對于他來說,好像是唯一還能讓他死死抓在自己手里的東西了。
再加上在東都的時候,蘇威就一直在說他不喜歡的話,勸他不要再提征伐高句麗之事,跟他說如今天下到處都是匪患,跟他說不如回去長安,那里有更多的軍事人才……
于是,六月間,蘇威免官,還牽連到了親族,全都被皇帝罷免了官職,攆回家去了。
這個時候,蘇威如蒙大赦,直接就想跑回關西老家去。
這位老臣精著呢,雖說年紀越大越有些官迷的傾向,這讓他在大業初年做出了接任楊素為尚書左仆射的愚蠢決定,在朝中風評大壞,沒幾天就被罷了官。
但他的眼光還是很準的,如今這個結果讓他很滿意,盡了些人臣本分,又能全身而退,何樂而不為呢。
此時此刻,他就算再想當官兒,也不會跟著隋帝楊廣瞎轉悠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但他高興的有點早,隨即詔令又下來了,令他在江都閉門思過,顯然,皇帝楊廣身邊信得過的人是越來越少,而內史郎,金子光祿大夫虞世基也很是不愿蘇威遠離,兔死狐悲的意味很重。
于是,蘇威非常無奈的被強留在了江都。
這個時候,他招來自己的幾個兒子,叮囑他們,世道紛亂,若無意于功名富貴,宜隱于山林,若欲投效他人,當存戰戰之心,勿要禍及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