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李破 > 第767章戰(zhàn)術(shù)(二)
第767章戰(zhàn)術(shù)(二)
尉遲信最終還是被弟弟說服了。
而說服他的其實不是什么戰(zhàn)術(shù)上的考量,他這人生性穩(wěn)重,待人也頗為隨和,當(dāng)年年紀(jì)輕輕便被祖父派來晉地借兵,要是他性情火爆,也不會被委此重任。
所以以他的性情,用兵時便不喜冒險,于是率軍征戰(zhàn),表現(xiàn)必然偏于平庸,難有大敗,亦少有大勝。
李破用人向來精道,留其在晉陽多時對于尉遲信而言可不算冤枉。
如今選其所部為先,還是因為他帶兵沉穩(wěn),不會予敵以可乘之機的緣故,在李破看來,大軍只要能全軍渡河,此戰(zhàn)也就先贏了九分,剩下的一分則在于長安城高池深,不好輕取。
而今李破又對尉遲信不滿意,那自然是因為大戰(zhàn)在即,心情頗為焦躁的原因,而非是覺著自己用錯了人。
以尉遲信的性情以及他精通行伍的經(jīng)歷才干等等,并不會輕易為人說服,之所以最終還是向李破請令分兵,只在于尉遲偕有那么幾句說到了他的心坎里去了。
他們尉遲這一脈和尉遲恭可不一樣,尉遲恭是地道的漢人,出身頗為卑賤,如今能為眾將之首,也是因緣巧合而已。
可尉遲信這一脈則是鮮卑貴族,先前在草原喝風(fēng)不假,可鮮卑南下之后,人家搖身一變可就成了正經(jīng)的官宦之家了。
當(dāng)年他們的曾祖尉遲崇與文皇帝楊堅交好,兒子順便也就成了楊堅近衛(wèi)。
楊義臣南征北戰(zhàn)多年,可沒少立下功勞,資歷上不下于當(dāng)年的兵部尚書段文振,就算大廈將傾之時,率軍入河北,帶著點稀稀拉拉拼湊而來的兵卒,卻將河北的賊頭們收拾了遍,更是砍下了大魔王張金稱的人頭。
可惜的是,開皇年間的老臣被楊堅收拾了不少,剩下的一些也沒能安享晚年,多數(shù)被隋末戰(zhàn)亂所淹沒,并沒有得個善終。
像是楊義臣從河北被急急召回洛陽之后,立即被解除了兵權(quán),弄了個什么禮部尚書給他,讓老頭心情郁郁,直至洛陽大亂,王世充等人得勢,時人稱之為洛陽七貴。
楊義臣垂垂老矣,有心無力之下,郁憤而終。
因為天下大亂,道路阻隔,等尉遲信兄弟兩個聽到喪訊的時候,都是幾年之后,換句話說,他們這一脈最大的一棵樹倒下了,隨之便是兄弟飄零,家世難挽。
這許多鮮卑門閥的最終結(jié)局,他們不像漢人世家那么有凝聚力,那么注意傳承,鮮卑人往往后繼乏力,一不留神,就沒了蹤影。
尉遲偕說的好,如今祖父已喪,阿爺阿娘以及諸位兄弟不知所蹤,你我受大王之恩,僥幸身居高位,又得此良機,何不承祖宗之余烈,為子孫創(chuàng)百年之事業(yè)?
別的尉遲信可以反駁,可以堅持己見,可一遇到家族子孫之類的話頭,尉遲信的心就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