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考畢
只是很多士子都并不著急離開,和相熟之人聚在一起,談論著考試的題目,頗為小心的試探著別人的反應。
唉聲嘆氣者有之,興高采烈的也有不少,弄的廣場上比四天前還要混亂。
屯衛軍兵依舊守著那里,只是比之前要放松了許多,畢竟京試到了這一刻也就結束了,屯衛軍的任務即將完成。
許圉師沒有侄兒那么喜歡交游,可他現在認識的人也不少,這是他在長安參加了不知多少場文會的結果。
沒辦法,誰到長安趕考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揚名是會給你加分的,是朝廷給予士子們故意留下的一個漏洞。
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當你的試卷入選之后,在和其他人旗鼓相當之際,你的名聲就會起到作用,誰的名聲大,也許就能排在別人的前面。
另外就是當吏部賞官之時,對此也會有所思量。
這是關乎于將來前程的問題,不然士子們也不會那么熱衷于在長安文壇揚名。
至于朝廷有沒有其他的考量,士子們不用去琢磨,只需要知道這是對他們有好處的事情也就得了。
…………
許圉師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圈子,和幾個矮個子南人文士奏在了一起,大家都是面帶唏噓,好像四天過去就長大了好幾歲一樣。
有人在那里感慨,“還是晚來了三年啊,聽說三年前出的題目就很簡單……”
有人哼哼著不同意,“三年前也有未中之人,要說今年參考的人多,科目也多了不少,俺覺著并無多大差別,優中選優,能者在前,其他人才不能及,奈何?”
這話許圉師是十分同意的,點頭附和道:“朝廷選才,務求公平,三年前和三年之后,皆是如此,諸位皆是一時之選,早來晚來又有何干?”
于是大家心有戚戚焉的點著頭,這個問題他們已經說了無數遍,卻總還有人羨慕于三年前如何如何,其實就是對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現。
不過倒也算情有可原。
當初科舉草創,沒人愿意過來參考,競爭自然不比現在那么激烈,尤其是一些科目報考的人就三四位,那樣的好事今年肯定是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