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第392章 衛府
其實更好的出路是爵位,可李破現在別說稱帝了,連稱王的打算都沒有,他總覺著不是時候,份量太輕,弄個什么王之類的稱呼,不啻于沐猴而冠,顯得有些可笑。
他這種想法,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那些反王們的輕蔑。
什么長樂王,西楚霸王,順風王,漫天王的,怎么聽都帶著一股開玩笑的味道。
要是有人敢給他弄個這樣的稱號,他一定讓那人后悔生出來。
當然,建立軍府也不是一揮而就的事情。
不用太費勁的地方在于,從西魏八柱國時代開始,延續至今,府兵制已經極為完善,不用怎么去修改了。
當年,西魏宇文泰設八府,以關隴鄉兵充之,一舉奠定了關西軍事門閥的根基。
而到了隋文帝楊堅年間,楊堅更進一步,大舉解除鮮卑貴族兵權,恢復漢姓,以府兵入民籍,在冊人口于是激增,順便又減少了割據之禍的威脅。
也就說這個時候,扎根于戶籍之上的府兵制,終于煥發了蓬勃的生命力,讓大隋一舉進入盛世時節。
人口眾多,兵強馬壯,漸漸的在對突厥的戰爭中,占據了優勢地位。
這無疑是制度上的勝利。
而到了隋帝楊廣年間,府兵制敗壞的非常之快,而這同樣是制度上的崩潰,戶籍漸趨混亂,濫用民力之下,府兵人家生活艱難,四處逃散。
后果很清晰的擺在人們面前,府兵制造成的戰亂景象,比漢末戰亂還要恐怖幾分,最終還是形成了割據之局。
這幾乎是府兵制的痼疾,他的根系就是戶籍制度上面,戶籍制度又很大程度依賴于官吏的才能以及清廉公正與否。
顯然,這在門閥時代是行不通的,官吏多出于大族,與門閥世族關系緊密,而嚴明的戶籍制度,顯然并不符合門閥大族們的利益。
于是,君主只要稍不留神,便會給人可乘之機,更何況是楊廣這樣一個帝王了。
他的一生幾乎都在和門閥世族勾心斗角,致力于鏟除門閥勢力,可實際上,他在行動上,卻像一個昏聵狂亂的病人。
從大業初年開始,四處巡游,大興土木的他,就已經動搖了大隋的根基,也就是他的戶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