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回軍
當然了,說這些并無多大意義。
薛收是薛道衡的老來子,借了父親的光兒,文名頗顯,還很孝順,薛道衡死后,薛收發誓不仕于隋,在晉地文壇名聲很不錯的樣子。
實際上以當時他的年紀也當不了什么官兒,如果非要進官場的話,楊廣還在呢,還能有他的好兒?
巧的是,楊廣氣數兒漸盡,沒過幾年就弄的天下大亂了。
李淵率兵南下長安,薛收動了心思,在首陽山聚眾準備起事,可惜,河東有個堯君素,聞聽消息立即取了薛收家人逼著他老實的回到蒲坂。
后來李淵投機成功,在長安招賢納士,賢名日甚一日。
在蒲坂城中餓的眼睛發藍的薛收又忍不住了,這會他沒顧忌什么家人不家人的,偷著逃出蒲坂去投了李淵。
那會李淵身邊的人多不勝數,可顯不出晉地來的小年輕兒,還是因為他是薛道衡的兒子,房玄齡舉薦他入了秦王府供職,正好他的族兄薛德音,侄兒薛元敬也在此處,三兄弟算是團圓在了一起。
這個年月,晉地還是很出人才的,除了劉武周那樣的大反賊,文人這邊兒都是三個三個的出。
晉陽溫氏兄弟被后來人稱之為溫氏三杰,顏氏兄弟則有顏氏三雄的名聲,薛氏這邊也是三個,官兒沒人家大,名氣卻不小,被后來人稱為河東三鳳。
實際上,從如今的情形看就知道,人家那兄弟幾個算是名副其實,薛氏這三位因為年紀的關系,無論名望還是才干,與其他兩家人都無法相比。
可他們扎堆在了秦王府,算是祖墳冒了青煙,成了標準的潛力股。
可惜,很多人的命運都已改變,包括薛收和薛元敬叔侄兩人,他們隨秦王李世民出掌陜東道行臺,因為是蒲州人氏的關系,被唐儉派來蒲坂。
打著什么樣的算盤不問可知,沒指望他們助獨孤彥云守城,只是想借助他們薛氏的名望安撫蒲州人撫蒲州人心罷了,野心不大不小,卻害得叔侄兩人成了俘虜。
捉住了秦王府的狗腿子,李破自然要見上一見。
說實話,李破已經見了不少晉地英才,他對其中文人的優容也已不是什么秘密,可這兩位……
嘴上沒毛不說,還口口聲的不仕于隋,純是揣著明白裝糊涂,誰告訴你晉地李定安是隋室之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