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名將
在上個草原紅龍之年,阿史那求羅的名字已經開始流傳于土拉河畔,并得到了突厥,鐵勒貴族們的認同。
也正是在去歲秋末,勢力復盛的西突厥射匱可汗率兵東征,準備回到圣山腳下,繼而欲讓東西突厥歸為一統。
消息很快傳到了突厥汗賬,剛剛率領部眾遷回漠北的阿史那楊環正在派兵平定各處叛亂,和北邊的世仇也在交戰當中。
接連遭受變故的突厥,兵力漸漸匱乏,即便如此,阿史那楊環還是派出了五千附離子,增援阿史那求羅。
實際上,在幾年當中,南北兩個龐然大物,都經歷了由極盛而驟然衰落的過程,如果再加上東邊的高句麗,也就是說,在這片大陸上的三個強大的帝國,都走起了下坡路。
因為地理的緣故,在遼東城下同樣耗盡了鮮血的高句麗一直在茍延殘喘,王室的爭斗也是此起彼伏,所謂的高句麗戰神此時也已肝腦涂地,國內一片混亂。
大隋亂的最徹底,分崩離析之下,哪里還有什么玩卵,都碎成了一地。
突厥情形其實最好,起碼突厥人誕生了一位新的可汗,并極力的將眾多的部落聚攏在一面旗幟之下,還有著些余力抵御外辱。
就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阿史那求羅為突厥汗國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在李唐武德三年秋末,阿史那求羅率三萬騎兵與傾力而來的射匱可汗的十萬大軍戰于突厥圣山西南。
每個民族都會有英雄出現,他們往往會在艱難的時艱難的時候,綻放出讓人不敢逼視的光芒,這一次,英雄代名詞就是阿史那求羅。
這一場戰事越過了寒冷的冬季,一直持續到第二年四月。
身體里流淌著同樣的血脈的突厥戰士,揮舞著彎刀,在廣闊的草原上廝殺,追逐,讓他們的熱血一路灑到圣山腳下。
這無疑是一場史詩般的戰爭,幾乎所有的突厥西方汗治下部族都被卷入到了這場戰爭當中。
分屬東西突厥的鐵勒部族同樣揮舞著利刃,毫不猶豫的砍向同族,為各自的主人拼力廝殺,將土拉河,他們眼中的圣河染成紅色。
而這場流下了無數的鮮血,種下了無數仇恨的戰爭終于在四月間接近了尾聲。
一路長途跋涉,一直沒有得到休息,也沒有充足的補給的射匱可汗所率的部族,筋疲力盡中望見了圣山潔白的峰頂,可他們的勇氣卻已流逝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