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心切
這就要說說這個年月行軍速度的問題了,大軍前行要慢的多,像之前李神通大軍受到騷擾,一天走個二三十里路就差不離了。
王世充西來的是時候,一天走個五六十里才算是正常的行軍速度。
當然了,這個正常是一般化的情形,大軍行軍有輜重補給,速度一向緩慢如同蝸牛。
可話說回來了,所謂軍情如火,很多情形都能打破常規,如果領兵將領想要賭一把,率兵輕兵急進的話,步軍一天走上百多里也很輕松。
當年司馬懿擊孟達,八天走了一千多里路,給孟達來了個出其不意,這就是古代急行軍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說行軍速度的變化是很有講究的,這需要將領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才做出最終的決定,并無一定之規。
只能說,英明的將領總能選擇恰當的時機進入戰場,而愚蠢的家伙卻很可能敗在行軍途中。
當然,這只是就步軍軍旅而言,一旦換做了騎兵作戰集群,那變化可就大了。
敵軍離著越遠,越能顯示出騎兵的威力……
而現如今嘛,潼關距離風陵渡南口差不多三十里左右的距離,唐軍也不用擔心糧草等問題,來的會非常快。
這也是李破爭分奪秒的想要讓大軍整個渡過黃河的原因,王世充一旦戰敗,唐軍一定會出關追擊,不可能放任風陵渡口這樣的地方不管。
這顯然是要打上一場的節奏,而對于兩方來說,其實都是風險與利益共存,勝敗也很難在戰前做出準確的猜測。
和之前李破經歷的一些戰事一樣,只有打過才清楚誰能笑到最后。
此時黃河邊兒很亂,軍卒正在迅速的通過浮橋渡過黃河,不時有軍卒驚呼著落入水中,橋上的軍卒不敢停留,落水的人只能寄希望于河上來往的船只救命。
可以說,大軍過河很快,南岸的兵力在迅速增加當中,可他們身上帶著的都是短刃,長槍盾牌盔甲,都需要船只來運送。
換句話說,此時南岸兵卒的戰斗力還不足以支撐一場激烈的戰事。
如果此時唐軍趕到岸邊,看上去很像是半渡而擊的樣子,而戰爭當中,趁你立足未立足未穩,先行攻之的例子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