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過河(三)
剩下的幾家,即便是蕭銑,也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們在起家的時候開始,就收攏各路義軍,從而讓他們的軍事體系變得愈發混亂。
唐軍的優勢一直都很明顯,他們接收了大量隋末官軍,戰斗力和凝聚力實非其他諸侯可比,唯一倒霉的是,遇上了從邊地走出來的李破,他的麾下,則是更為精銳的前隋邊軍,于是唐軍也就相形見絀了起來。
年輕矯健的晉地士卒登上浮橋,搖搖晃晃的快速向前奔走,接下來就是搶灘。
此時,唐軍的弓矢卻已停下,數千唐軍在河灘上擺開陣列,,在軍官號令之下,徐徐向前,顯然是要死守河灘了。
船上的重甲步兵紛紛跳下船頭,淌著淺灘的河水開始布防,還有的則牽引著鐵索想要將其釘入地面,完成浮橋的最后一道工序。
相比于唐軍,他們顯得過于單薄了些,后續的軍兵在快速的加入他們。
隨著唐軍向前移動,兩岸的戰鼓聲交織在了一起,喊殺聲終于響徹岸邊。
唐軍并沒有給敵人留下太多準備的時間,箭雨一下在河灘上便密集了起來,登上灘頭的晉地兵卒紛紛倒地。
可戰事一旦開始,便不會因為這點傷亡而停止。
很快兩軍便在灘頭處碰撞在了一起,刀槍并舉,喊殺連天,箭矢在空中舞動,刀光閃爍間,撞擊中無數人慘叫著倒在地上,鮮血肆意的流淌出來。
但這并不是此戰最慘烈的時刻,晉軍不斷的通過浮橋補入軍陣,奮力阻擋著唐軍的攻勢。
這個時候,灘頭處的形勢是有些古怪的。
本來防守一方的選擇會更多一些,一般來說,半渡而擊是最常被運用的戰術,也就是說,放一部分敵軍過河,然后聚而殲之,挫動敵軍士氣,然后守住灘頭,讓敵人望洋興嘆。
當然,這和戰略上的半渡而擊肯定不一樣。
可唐軍選擇了死守灘頭,一種最為穩妥也最為死板的戰術,這讓兩軍方一接觸,便成了你死我活之勢。
這顯示出了唐軍將領的底氣不足,并沒有跟敵人正面交戰,一戰而,一戰而勝的信心,可話說回來,這確實也給晉地大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人數上的劣勢很難補足,灘頭上好像一下便擠滿了人,前面的防線不住被唐軍壓縮,很快便猬集在一起,并不住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