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商討(一)
“爾等忠心吾自知之,可各郡官吏未必如此啊……”說到這里,李孝恭嘆息了一聲。
這時有人終于忍不住問道:“郡王的意思是,率臣等獻了巴蜀不成?”
李孝恭聞言愣了愣,接著便是大怒,一拍桌案道:“一派胡言,俺叔父崩于長安,太子逝于潼關,齊王元吉自盡而亡,秦王世民兵敗不知所蹤,我李氏與李定安有不共戴天之仇,此仇不報,枉為人也。”
此言一出,剛剛有所騷動的眾人一下便都安靜了下來,之前說話的為益州刺史,東郡開國公黃君漢,一時間也是臉色訕訕,訥訥不言。
這人可不簡單,河南東郡人氏,和劉弘基相似,家中也算是世代官宦,卻并非門閥中人,到了他這一代,父親早亡,家世敗落,只能說是鄉中豪望了。
隨軍征遼東,以登城之功授官,是實打實的軍功起家,只這一條便勝卻劉弘基之輩多矣,之后在河南和黑社會翟讓,單雄信等相交,當時黃君漢為獄吏,正是他放走了犯了法的翟讓和單雄信等人,一道在瓦崗山做了匪人。
是瓦崗軍中的元老人物,后來李密入伙,黃君漢慕其名聲,便跟在了李密身邊,幾年征戰下來,嶄露頭角,封上柱國,河內總管。
后來隨李密投唐,其他人都也平平,唯獨黃君漢得李淵賞識,獨享殊榮,封上柱國,東郡開國公。
武德三年入蜀,任蜀中行臺刑部尚書,益州刺史……以其家世以及李淵用人之標準,能走到今日之地步,你說這人是不是很傳奇?
平日里李孝恭待其甚厚,倚為臂膀,今天一時口快卻觸了個霉頭,可實際上也給了李孝恭發揮的余地。
李孝恭氣咻咻的住了口,許智仁又來轉圜氣氛,“郡王還請息怒,今日召眾人前來商議大事,還請郡王莫要意氣用事。”
有他開口相勸,其他人也紛紛跟進,黃君漢也說自己失言,請郡王莫要怪罪云云。
其實吧,大家都看出來了,郡王只不過是借題發揮而已,生氣是假,借著這個引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才是真的。
有人趁機便道:“郡王經營蜀中多年,今有巨變,自立為王乃理所當然之事,末將愿隨翼尾,稍助王業。”
此言一出,立即便有人附和道:“此言有理,蜀中兵馬眾多,而這些年來郡王秉寬仁之心,懷柔蠻部,得兵又有數萬眾,足以與李定安,蕭銑等人相抗。”
只要李孝恭心意一定,他的心腹們自然不會怠慢,蜀中糧草豐盛,兵將精強,與人爭奪關西可能力有未逮,但自保應該綽綽有余。
眾人議論紛紛間,已經有了勸進之聲,即便不能稱帝,總也要晉蜀王之位吧?到時以巴蜀之地而爭天下,正是當年玄德事業嘛。
黃君漢左瞅瞅右瞅瞅,卻覺著眾人太過樂觀,憋不住又問了一句,“郡王可知劉將軍,柴將軍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