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獸行
大朝會如期而至,朝臣們裹著厚厚的冬衣,陸續進入朝堂。
這種深冬里召開的大朝會一般都是在宣布明年的政軍事務,大概聽過幾次,你就能把握住明年政軍兩事的重點。
折沖府的設立終于來到了大朝會上進行宣讀,也就意味著詔令隨時可能發下,這事因為討論范圍很廣,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今日終于有了結果,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氣。
這件事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在折沖府內部衙署的分設上,折沖府到底該擁有多大的權力是其中重點。
兵部以及衛府將軍們自然是想其權力越大越好,地方官吏對衛府的掣肘以及干預一直是他們最不喜歡的事情。
尤其是因為隋末戰亂,楊廣又在地方上設立了通守官,讓兵權有了再次回歸地方的跡象,剿匪是便利了,可卻對衛府的權威構成了最為直接的傷害。
像張須陀,楊義臣,郭絢,甚至是羅藝,王世充等人,當年都是這種兵權下放的受益者,受到衛府將軍們的攻擊也最多。
張須陀,楊義臣等下場都不好,除了大勢使然之外,就是因為有人在后面不斷的拖他們的后腿。
而羅藝,王世充,甚至是李破,李淵都是其中的成功案例,徹底擺脫掉了衛府的控制,把兵權收歸了地方,不再受衛府轄制。
折沖府的優點就是很大程度上能夠擺脫地方官員們的干擾,讓軍事力量更容易動員起來,這將極大的增強衛府和兵部的權威。
所以也可以將其視之為中央集權的新的努力。
為什么朝臣們大多數都喜歡這個主意?歸根結底就在于此,眼見隋末亂局至此,無論身在何處,貴族們不由自主的都會或多或少的進行反思,為什么會這樣?
于是折沖府這樣的新鮮事物便在關西應運而生,這是人們有鑒于戰亂難止,府兵難制等問題的產物。
所以還是那句話,設立折沖府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折沖府的權力到底有多大,又和地方上抓賊捕盜的力量有何區分。
楊廣設立的通守官就是把二者合二為一了,權力大的一下就把衛府架上了天。
當然了,那也是楊廣和他的洛陽朝臣們的垂死掙扎,并不值得怎么大驚小怪,通守官也只是曇花一現,后來再無蹤跡了。
朝臣們爭論的焦點就是既要發揮折沖府的優點,又要防其坐大,出現通守官那樣的官職和衙門。
經過了激烈的討論,最終折沖府的職責陸續定了下來,征募,造冊,訓練,調遣等最為基本的職能都在折沖府這個環節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