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來使(三)
既要完成可汗的交托,又不能墮了可汗的威名,很艱難的一次行程,當(dāng)然了,每次跟對方相見,交涉起來都不很容易。
尤其是突厥的家務(wù)事遠沒到整理好的那一天……
“使者有很多年沒來過長安了吧?如今故地重游,感覺長安可有不同?”
早已準備好的酒菜陸續(xù)的送了上來,唐儉也已入座,并與阿史那牡丹不時交談著,他對阿史那牡丹的來歷做過了解,只是沒那么充分而已。
此時皇帝正在打著鬼主意,招待客人就是他的職責(zé)所在了,總不能讓使節(jié)感覺受到了冷落。
他還不曉得,皇帝對他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些不滿,還在說著些沒有營養(yǎng)的話題,皇帝和使者其實都不很在意這些。
他們是一種人,都很務(wù)實,看重的也只有利益,對兩國之交往都有著清晰而獨特的認知,常年朝堂上為官的唐儉與他們格格不入,如果換成是千里之外的宇文歆,就不會這樣說話了。
當(dāng)然了,阿史那牡丹并不介意敷衍一下這位鴻臚寺卿。
也是在突厥王庭之中見過了太多粗魯,殘暴的突厥貴族,所以溫文爾雅,談吐不俗的唐儉給她的印象很好,也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親切感。
遠比面對那位皇帝要輕松愉快的多。
可以說,中原文明塑造出來的人物有著這年月無法形容的優(yōu)勢,任何外族人來到這里,幾乎都會被打動,甚至是同化進來,這是任何戰(zhàn)爭都無法做到的。
“那時還小,記得的事情不算很多,只記得那記得那年秋狩,文皇帝率眾臣行獵于獸苑,晉王射下了一只鷹隼,眾人皆贊,多言其武勇,只公主憐那鷹隼傷了羽翼,不能盡情翱翔。
于是便央著晉王救下了它,并用數(shù)月時間悉心照料,待其養(yǎng)好了傷,便放其歸巢了,文皇帝贊其仁慈有度。
不想長安人家多以為皇帝喜歡豢養(yǎng)鷹犬,于是爭相仿效,一時間城外的鳥雀便遭了殃,各家閑居子弟多以架鷹走狗為樂,卻是惹惱了文獻皇后,先是令公主默寫佛經(jīng)千遍,以贖其罪。
后又令大臣們將鳥雀都放了,并祭祀了一次神明,以昭告天下,皇家并無豢養(yǎng)鷹犬之惡習(xí)……”
說到這里她還煞有介事的嘆息了一聲,并做向往狀道:“那時長安城的主人們啊,仁慈而又智慧,能夠追隨他們,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話音剛落,那邊的皇帝已是撫掌而笑,“真是一個好故事……就是不知此時可汗在突厥又豢養(yǎng)了多少鷹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