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來歸(二)
高表仁本來還想說說長安城的規(guī)劃,什么八卦四象之類的東西,可想想杜伏威的文化水平,便沒賣這個乖。
杜伏威倒是頗感興趣,控馬緩行間,道:“俺知道,大興城是工部尚書宇文愷督建,名相高熲把握全局……”
說到這里,他搖頭晃腦的道了一句,“文皇帝之氣魄,后人不及也?!?br/>
禮部尚書王澤聽著他們說話,心中再次暗笑,這位杜公真是個妙人,跟誰都能說到一處去,也就是羅大都督不在,不然這兩位老鄉(xiāng)湊到一處那才叫個熱鬧。
羅士信不但是杜不但是杜伏威的老鄉(xiāng),而且他還是當今皇帝的結義兄弟,杜伏威覺著自己確實受了不小的優(yōu)待。
剛見了皇帝的老丈人,人家又派結義兄弟來迎接,所以他那隱隱的憂懼也就沒剩下多少了。
路上刻意跟羅士信結交,沒幾天就廝混的熟了,相約到長安后一起吃酒,依羅士信的脾氣,能一起喝酒的都是自家弟兄,由此也能看得出來杜伏威結交人的本事了,可不比程咬金差。
…………………………
正說著話,那邊有人急急來報,皇帝出城親迎于郊外,還請諸公做好準備。
這顯然是臨時的決定,蕭銑降人來到長安的時候,李破連屁股都未動一下,因為那如同獻俘,即便蕭銑活著來到長安,也不會得到這種待遇。
杜伏威則不同,人家搬家過來了,乖巧的令人“心疼”,即使李破覺著有些狐疑,卻還是給他安排了比較隆重的迎接儀式,并打算在大朝會上接見于他。
后來是蕭禹進言道:“杜伏威領袖江左,頗有名望,今主動來歸,其意甚誠,天子也當以誠待之,如此可為天下表率矣。”
侍中封德彝則表示反對,覺著杜伏威出身低賤,盤踞江左日久,應該凌之以威,懷之以柔,剛柔并濟方顯新朝之威嚴。
大致意思就是這人出身低,肯定不懂禮法,又在江左做了那么長時間的土霸王,不定怎么跋扈呢,應該讓其畏威懷德,才能安心留其在長安住下。
以他的意思看來,一個不對便殺了以除后患才是正經。
這次李破沒聽封德彝的,他覺著蕭禹說的對,杜伏威和李淵,蕭銑不一樣,人家是主動來投,連家眷都帶來了,就算有其他原因,也應該表現(xiàn)出自己的寬容和度量。
而且統(tǒng)一戰(zhàn)爭就快要結束了,如何安定地方很快就會成為朝中諸事的主題,他要把杜伏威作為一個典范留下來,給降人們一定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