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戰爭
只是新朝初立,臣下們還都比較克制。
皇帝任用的臣子,新舊之人皆有,多能托以腹心,又沒有儲位之爭之類的引子,所以政爭跡象還不怎明顯。
而且大臣們諸事壓身,也顧不上互相攻訐,都在忙著各自忙著各自的一攤事情。
各地的官吏們有感承平時節的到來,多數不再三心二意,開始抓緊剿匪撫民,陸續有各地官吏被撤職查辦,甚至是掉了腦袋,讓他們非常警惕。
而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都在開戰生產自救行動,肥沃的土地在荒蕪多年之后,終于又被重新開墾出來,緊著在春天種下秧苗。
各地在剿匪之余,也在努力招撫山中的流民,讓他們回歸家園。
可話說回來了,戰亂如火,一點火星便呈燎原之勢,而恢復起來就是細水長流,短時間內很難見到明顯的成效。
沒什么生機勃勃一說,只有戰后重建,在廢墟之上重新建設家園,其中之艱難可想而知。
就像當年突厥大軍南下雁門,雁門郡幾乎整個被摧毀,陳孝意,李碧,王智辯,宇文歆等陸續主持重建事宜,李破又以幽州之民充雁門,馬邑諸郡,這么多年下來,才算稍復舊觀。
到了五月末尾,朝廷對河南等地陸續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鼓勵人們生育,耕種,大片土地被賞賜給了有功將士,可以作為勛田傳繼子孫。
同時開始號召當年西逃的人們回去故土,別跟關西土著們搶地方了,回家多好,你們又搶不過人家。
貴族們嗅覺最為敏銳,逃到長安來的洛陽權貴們終于打起了些精神,洛陽周圍的土地逐漸變得搶手了起來。
很多人像當年晉陽貴族一般,掏出了前隋時期的田契,想要收回“祖產”,戶部尚書蘇亶稍一考量,便按照當年晉陽舊制來處置了。
發回田產山林是不可能的,這么多年過去,前隋的憑證拿大唐來還能作數?你那田產上面可能有人在耕種,還能把人趕走再送回到你的手中?
有這工夫,不如回去瞧瞧,那么多荒蕪的土地擺在那里,何愁祖業不興?
總的來說,大唐元貞三年的后半段,大唐上下都處于熱火朝天的重建當中,中間也不免夾雜著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比如說跟突厥人會盟,又比如說哪里發生了叛亂,還比如說范文進的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