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合適,那就著重于大局,不提那些細節了。 這中間所有慷慨激昂的部分,都是取自前隋起居錄,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真實事件。 李破覺得顏師古前面念的那些像是討伐高句麗的檄文,而那確實就是幾篇檄文,并非臣下們故意為之。 直到最后的兩段,才是給楊廣蓋棺定論之言,李破細細品讀一番,覺得很合心意,就是短了些,和他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他的意思,先把楊廣四處溜達的故事弄出來,然后一段一段的進行批駁,再就是楊廣造的大工程,也這么弄上一番,那就很像樣了不是嗎? 當然了,他對讀史向來不感興趣,也就不怎么明白史官們的調調,這次就又被上了一課。 在怒火漸消之后他就能感覺的出來,溫彥弘等人用詞近于平實,輕易不會表達個人傾向,不太合乎他的心意,卻也不能胡亂挑毛病。 不然的話臣下們會很難做,傳出去了皇帝也會極為丟臉,甚至為人所詬病。 而李淵和他的名字都陸續出現在了煬帝本紀當中,也沒什么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