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變故
不過對于李破來說,不需要知道過程,只需要見到結(jié)果即可,這不難猜測,突厥王庭終于動手了。
雷霆一擊,先就斷了阿史那多聞的后路,李破只是想著,阿史那多聞是率軍回來平亂呢,還是尋求在遼東站穩(wěn)腳跟?
李破覺著阿史那楊環(huán)拖了一年多才動手,不應(yīng)該就這種水平。
為什么會選在此時動手,也堪琢磨,阿史那多聞一定是露出了足夠致命的破綻,不然就是突厥王庭已經(jīng)勝券在握,不怕阿史那多聞的反撲。
這個熱鬧看的讓人撓心撓肝的,李破覺著渾身都不得勁,當年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故事又浮現(xiàn)在了他腦海之中。
難道遼東真是受了什么詛咒不成?每次有人想對那里動手,后面就一定會有人拖后腿?鬧來鬧去沒了好下場?
李破和臣下們商量了一下,看得出來,大家都很高興,怕是潛意識里都不愿阿史那多聞在遼東建功立業(yè),也好理解,那豈不是說把南邊的人都給比了下去?
長孫順德便說,“叛亂之人下一步應(yīng)該就是收攏突厥東方部族,聯(lián)合契丹,奚部等,派人召回前去遼東的族人,給阿史那多聞來個釜底抽薪?”
封德彝則更為大膽,“是不是該讓步將軍,尉遲將軍他們北上幽州,一旦阿史那多聞回軍,或可擊之?”
李破敲擊著桌案,思索片刻道:“不用大動,咱們跟突厥人有約,不管他們的家事,不能像他們那樣沒有信用。
其實在朕看來啊,阿史那多聞多數(shù)是回不來了……
這樣吧,突厥人說不定什么時候會求到門上來,咱們不能沒有準備,詔李年率五千騎到幽州歸宇文歆節(jié)制,有備無患嘛。”
三個臣下稍稍對視一眼,都露出了些笑意,陛下說話總是這么“婉轉(zhuǎn)”……
溫彥博道:“以臣之見,該催促一下李都督盡早回軍新羅,遼東生變就在眼前,此時攻高句麗應(yīng)是良機難得,錯過的話極為可惜。”
長孫順德領(lǐng)過兵,當即搖頭道:“李都督所部征戰(zhàn)已有年余,奔波來去很是疲憊,將士思鄉(xiāng)在所難免,就算回軍新羅也要休整一番,聚集大兵也需時日,今年秋末動兵已是好的,不然倉促成軍,又是勞師襲遠,那可是犯了兵家之大忌了。”
李破笑笑道:“不急在一時,讓朕先看個熱鬧,你們說高句麗得知突厥人進退兩難,再派使者過來,會不會換上一副面孔呢?”
三個臣下都樂了,那幾乎不用猜,高句麗人玩這種把戲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稍微占了點便宜便洋洋自得,吃了大虧就來搖尾乞憐,和熊孩子似的,只管惡心人,不管后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