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國戰
三國也都在相互征伐中由盛而衰,留下了一地的爛攤子。
如果用后來人的眼光來看,高句麗無疑從中扮演了攪屎棍的角色,干了不少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可人家矢志不渝,行事作風依舊未改。
阿史那多聞攻打遼東,高句麗立即派使者到大唐,請求大唐出兵遼東,去掏阿史那多聞的老巢。
眼見大唐未曾上當,反而攪動東海風云,對自己露出了獠牙,倉皇之間,高句麗的明智之士,比如淵蓋蘇文,立即改弦更張,親自到遼東面見了阿史那多聞,陳說厲害,與之前還在刀槍相見的敵人來了個化敵為友。
別的不說,中原人所推崇的合縱連橫之術被他們學的真可謂是入木三分。
只是之前結果并不美妙,當年他們向突厥人示好之后,遭到大隋攻擊的時候,突厥人選擇了袖手旁觀,所以等高句麗人擊退了隋人的進攻,他們和突厥也再無多少交往,這個朋友實在難以讓人信任。
淵蓋蘇文現在有些疑惑的地方在于,他很輕松的便說服了阿史那多聞起兵,雖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比如說還未陷落的遼東城。
但這座孤城說實話,所謂的割讓遼東,如今可稱不上什么可以讓突厥人眼睛一亮的禮物,畢竟突厥人已經實際上占領了這里。
高句麗人把老家給丟了,生活在這里的高句麗人全部淪為了突厥人的奴隸,突厥人的勢力正急速向東北方向的山林地帶擴張,那些地方當年是沃沮人休養生息之處
在淵蓋蘇文想來,突厥的這位東方汗正走在扶余王的老路上,南下也是早晚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句麗人和突厥人的聯合,對于高句麗人來說,更像是與虎謀皮,或者是飲鴆止渴,又或者是引狼入室。
反正中p;反正中原人創造的這些詞語,形容起此次外交事件來,都不是什么好詞。
這也變相證明了高句麗已來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兩個強大的鄰居都對他們虎視眈眈,高句麗人只能從夾縫中找尋一線生機。
只是在淵蓋蘇文看來,不論是如今的高句麗王高成,還是眼前的這位突厥東方汗,對于他以及他率領的東部部族來說都是一個模樣。
他淵蓋蘇文侍奉于誰,都無不同,很難得到他們的信任,除非由他淵蓋蘇文自己來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