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8章問答
李破嘴角露出些笑容,隨即隱去。
太原郡是最早施行兩田制的地方,王氏作為當地的大地主,短短幾年時間便難以為繼,除了與當政的王慶,王祿等人不和,受到刁難之外,最為重要的原因就在田畝制度上面。
如今長安的這些大閥感覺還不算明顯,那是因為兩田制施行的年頭還短,加上戰亂時期他們丟掉了太多的田產所致。
等年頭長了,他們拿回去的土地越多,對兩田制所帶來的效果的感受就會越發清晰。
一個溫水煮青蛙的游戲而已,這是個長期的斗爭過程,最好的應對辦法李破都替他們想好了,最后除了分家沒有別的路可走。
比較激烈的那些反抗手段已經不太可能出現了,因為過了那個時節。
制度一旦形成慣性,再想更改就千難萬難,只能尋求更為溫和一些的解決之道,比如說聯合一些人上請減免稅賦等等。
朝廷從中引導的話,那就得縮小自己的田產規模,還有比分家更直接有效的辦法嗎?
這事要是開了頭,只要你敢給次子,庶子們分配大量家產,當世這些形成了幾百上千年的門閥的根基也就會動搖起來。
這是朝廷大政,也是皇帝心中的一盤棋,不會輕易更改。
王氏到底過的有多慘,李破沒有親眼見到,可心里面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晉陽王氏是他當年在晉地所面對的第一個龐然大物,一路南下,他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王氏在晉地的影響力。
那是一種全方位的影響力,幾乎輻射到了晉地的各個角落。
他率兵占下晉陽之后,得王氏之力頗多,可作為領頭之人,他就十分不喜歡這種地方豪門……李淵父子如此,李破亦不能免。
因為頑固的地方勢力和中央政權的斗爭,自古以來都貫穿王朝始終,是一個考驗執政者是否英明的大問題。
…………
王智辯轉開了話題,“據王總管說,晉陽今年戶籍上又增了一成,大致有六萬戶,近三十萬人。
南來北往的商旅也多了起來,晉陽仿照長安建了東西兩市,臣也去看了,確實有一些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