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赴美治病
車子直接開進教育部,梁于澤帶著特別小組的人已經在會議室等候了。
溫晨一到,直接就開始演示。
投影屏上出現了講課老師的身影,特別小組的人屏息靜氣,聽這位老師講了十幾分鐘的課,之后梁于澤問了幾個問題,和講課老師做了互動。
演示結束后,特別小組的人開始提問。
“溫董事長,像這樣一節網絡課成本大約在多少?”
“溫董事長,網絡課堂需要的硬件有哪些?”
溫晨對答如流。
等到大家都提完問題,梁于澤發話了,“在線教育確實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邊去學校教師匱乏的問題,不過這里面也存在幾個問題,比如網速,比如硬件設施,畢竟邊區那里的網絡建設不如東部沿海地區,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沒通網,很多學校沒有電腦,想要實現網絡授課,還面臨很多困難,不過我必須要說,晨曦教育提出的這個晨星計劃很有建設性,特別小組馬上就要到下面調研去了,要帶著問題下去,尋找一條適合邊區教育發展的道路出來。”
會后,梁于澤把溫晨留下,和她探討了一番。
“梁部,實現在線教育一開始確實需要在硬件及基礎設施上投入較大,但后續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最大程度的解決優質教師不足的問題……”溫晨很細心的分析起晨星計劃的優點。
梁于澤到底是當過大學校長的,在心里很快就把傳統課堂教育和在線教育做了一個對比。
兩者各有優缺點。
傳統課堂教育的優勢是先期投入小,之前教育部是從東部發達地區的學校招募志愿者教師,然后將他們安排到欠發達地區,工作時限一般就是兩到三年,這項活動已經進行了很多年。
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招募的老師大都年齡在三四十歲之間,這些人有家有口,又同時是各自單位的業務骨干,在邊區支教不能持久,而且招募老師的數量和邊區需要的人數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這就不是僅憑教育部的行政力量能解決的了。
晨星計劃的在線教育恰恰能彌補這點,一個燕京名校的老師,坐在家里,通過網絡授課,可以同時給幾千上萬的邊區孩子傳授知識,一下子就解決了優質老師不足的問題,但就是先期投入實在太大。
邊區條件艱苦,很多學校沒有電腦,還有些地區沒有網絡,這些問題,可不是教育部一家能解決的。
梁于澤嘆了口氣,主動起身和溫晨握了握手,“溫董事長,感謝晨曦教育的建議,給我們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晨星計劃我會放在心里,等特別小組調研回來,我們再坐在一起研究一個可行適合的方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