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扶風
想要與突厥交往的人自然不止高慎三人。
他們湊在一處大部分人只為逐利,有些人可能會問,突厥人除了戰馬,牛羊之外還能有什么值得交易的?
那還真就錯了,對于南方的中原帝國而言,確實如此,因為國家之間的交易求的是大宗買賣,突厥人也就是戰馬,牛羊能夠滿足中原帝國的胃口。
可在商人的角度,那些東西價值不高,尤其是他們長途跋涉,冒著極大的風險,自然不會去交易什么牛羊,如果是戰馬的話,倒還可以考慮一下。
商人們北去和突厥人的交易的商品可就豐富的多了,尤其是突厥的金銀制品最受歡迎。
草原人向來喜歡黃白之物,于是金銀制品便大量的流入到草原部族當中,來自中原的商人便可以用精美的手工制品來換取金銀,然后拿回到南邊進行重鑄,再進入到門閥世族家中去。
這中間商人可以賺取極高的利潤,歷代由此豪富者不計其數。
當然了,除了金銀之外還有許多商人喜歡的東西,美麗的西域女奴,高大怪異的昆侖奴,各種香料,寶石,以及來自東北的皮毛和珍珠。
如果你運氣足夠好的話,還可以遇到難得一見的珍玩,比如當年李破從突厥部落中搶來的西域國王的王冠就在此列。
國與國交往的時候,這些東西都不值一提,但在商人眼中,卻是可以讓他們一夜暴富的珍品。
所以中原的商人才會愿意跋涉萬里,冒著極大的風險去到西域,北方草原跟人交易,因為那會給他們帶來成百上千倍的利益。
像李軌,薛舉當初就都是這樣的大商人,豪富到什么程度?散盡家財之后便可割據一方……這是隋末實實在在的幾個大富翁。
突厥使者重新出現在長安城中,讓很多人動起了心思……而且阿史那牡丹在長安溜達的時候,有意無意的將互市的消息傳的到處都是。
于是以高慎為首的一些人便想推動兩國的商業往來,只是皇帝態度堅決,大部分就都偃旗息鼓了。
而高慎一群人則態度同樣堅決,而且讓他們頗為有恃無恐的是,皇帝本來就與突厥交好,自身不正,哪管得了其他人?
他們不信北邊的代州總管宇文歆以及并州總管陳孝意沒有借著便利,養幾支商隊來往去兩國之間,你說沒有誰信啊?
既然旁人做得,高氏,獨孤氏的子孫憑什么做不得?
另外就是在五胡亂華的長期戰亂中形成的匈奴,氐族,鮮卑等為主的世族大閥,與北方的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有著緊密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