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伺機
吐蕃大軍在湟水也只休整了兩天,便起兵繼續北進。
這是吐蕃人在河西地區的第一次亮相,并沒有設立起跟中原王朝爭奪河西走廊控制權那么宏偉,深刻的戰略目標。
差不多還是依照他們征服高地人的慣性在行事。
可這也確實是新興的吐蕃王國向中原王朝的傳統勢力范圍發起進攻的開端,并表現出了足夠顛覆中原王朝在西北統治的野心和實力。
………………
“稟報將軍,他們已經過金城,先頭隊伍已進入會寧川。”
徐世績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斥候口中的他們自然不是指吐蕃人,指的是向會寧遷移的西北部族。
那是一個大雜燴,里面有吐谷渾人,羌人,氐人,突厥人,甚至有一些還是漢人苗裔,當他們從枹罕向東經金城郡向會寧郡遷徙的時候,中間又加入了很多沿途的官員百姓。
人數從十幾萬人逐漸擴展到近二十萬眾,隊伍綿延上百里,一路上扶老攜幼,喧囂震天,這些人若都能拿起刀槍來跟吐蕃人拼命……
好吧,這顯然是想多了,那些聚集在枹罕的部族武器都已經被收繳了起來,因為他們本身就是西北動亂的根源,至于枹罕,金城等處的防御力量,早已被北遷的吐谷渾,羌族諸部沖擊的七零八落。
在風聲不對的時候,他們除了逃走,也鼓不起任何誓死而戰的勇氣。
人們常說涼州民風彪悍,自古以來壯士遍地,英雄輩出,尤其是漢末之時,涼州兵向稱精銳,與群雄相較從來不落下風。
董卓的西涼鐵騎,馬超所率的長槍大盾,都是以涼州兵為核心的精銳之師,后來人更有涼州大馬,縱橫天下之說。
可那都已時過境遷,隋末戰亂是不下于漢末群雄割據的一場災難,不止對中原造成了空前的傷害,而且像涼州這種邊塞地區也不能免。
當初李軌在涼州建國,力量上還堪稱道,大富翁薛舉就拿他無可奈何,可他卻也被死死的拖在了這里,在中原諸侯間相互征伐的時候,他幾乎無所作為。
李軌在時,還能勉強拖住李淵的十幾萬大軍,現在嘛……
因為內耗非常嚴重,加上還有外敵侵擾,這么多年下來,內部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外敵卻又以另一個形象出現在涼州人們的面前,你讓他們怎么去抵抗?
要人心沒有人心,要兵將沒有兵將,糧草也處于短缺狀態,也只堪堪占據了點地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