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0章大案(二)
翻開長安書院表面上的光鮮,下面已經有了一層臭不可聞的淤泥。
李破大怒,隨即詔大理寺少卿戴胃,督查寺卿王珪,禮部尚書李綱嚴審蓋文達等長安書院官員。
國子監也沒逃掉,沒幾天蓋文懿就被弄進了大理寺,兄弟兩個在大理寺牢獄之中做了伴。
人稱河北二蓋的他們,當年可是受過河北大儒劉焯稱贊的人物。
當初選擇皇子師的時候,兩人的名字皆在推薦的名單之上,與杜正藏,虞世南,歐陽詢,孔穎達,陸德明等人齊名于世。
學識深厚,著書立說,名望重于文壇,說的就是他們兄弟。
兩人入大理寺之后,為他們求情,或者喊冤叫屈的人可就不是一個兩個了。
…………
唐初大桉,第一件是前些年的高慎桉。
拖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結桉,首犯高慎被處斬,牽連入罪的戶部官員有三十余人,把渤海高氏在戶部的勢力幾乎連根拔起,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造成了戶部的動蕩和混亂。
當時也是天下初定,有著打擊關西名門望族,殺雞給猴看的意味。
如今長安書院一桉,則可以說是唐初的第二件大桉,皇帝震怒,嚴令一查到底,誰若敢于姑息,同罪。
這場風波從長安書院開始,年末的時候便波及到了晉陽書院,晉陽書院剛剛建好不到兩年,祭酒顏相時在正月里,頂著風雪回到長安,親自向皇帝陳情,惶恐之意,溢于言表。
接著便是洛陽書院,江陵書院,成都書院等地方文院,都開始進行清查,許多被書院延攬的官員,教授都被牽連入內。
李破當然沒有搞什么文字獄的意思,只是時下的情況,風潮已起,劍指文壇已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人都是有著一定影響力的文人,到書院任職博取的是名望,人情往來之事在所難免,事發之時幾乎各個身上都不干凈。
文人之操行簡直一言難盡,最終看的其實還是清查的官員愿不愿意追究到底罷了。
冬天里,大唐的百姓們安靜過冬,順便憧憬著來年的生活。